勿谓吾身,有才有德。
可以安世,可以益国。
不善用之,鲜不为忒。
所以古人,戒之在得。
【解析】
此诗首句为起兴,即用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诗句。后三句是作者自谦的话,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有才能和德行,但是不能用来治理天下,也不能用来使国家强盛,如果不懂得怎样使用自己,就会使自己陷入错误之中,这是古人告诫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全诗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答案】
译文:不要认为我有才能和德行就可以安享天下,也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如果我不能正确使用这些能力,那么我就不会有所作为。所以古人告诫我们要善于使用自己的能力。
注释:(1)勿谓:不要以为;吾身:我自己。
(2)有才:指具备才干,即有才能;有德:指具备道德品质,即有德行。
(3)可以:能够。世:指国家。
(4)善:懂得。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抱负与现实环境之间的矛盾和苦恼,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清高品格。诗歌开篇,诗人就以陶渊明的诗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起兴,说明自己虽然没有才能和德行,但是也不愿意做那些贪官污吏,而是希望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接下来诗人指出了自己的才能和德行,但是并没有被用于治理国家和造福社会,这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评,也是对那些不能正确使用自己才能和德行的人的警示。最后诗人再次强调了“所以古人,戒之在得”,即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才能和德行,这也是对读者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