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尽层峦上小亭,日华初泛晓烟清。
尘埃不到门常静,身世相忘性自灵。

【注释】

踏尽层峦:走遍山巅。

小亭:小亭子。

日华:指太阳的光芒,泛指太阳。

初泛:刚刚出现或开始出现。

晓烟清:清晨的薄雾,清新如烟。

尘埃不到:不沾上尘埃。

门常静:家门常关着,没有外人进入。

身世相忘:把个人的身世和荣辱得失置之度外,忘掉了个人的一切。

性自灵:本性自然纯朴灵妙。

【译文】

我走遍了层峦叠嶂中的小亭,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时,薄雾缭绕,景色清新如洗。

门前不曾沾染半点尘世之物,所以常常是一片宁静。

我超然物外,把个人的身世荣辱置之度外,我的性情自然就非常灵妙。

【赏析】

《马祖岩》,全名《题马祖岩》 ,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写景为主,寓理于景,表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隐士的闲适生活。

首联“踏尽层峦上小亭”,描写诗人登临马祖岩的过程。诗人登上山顶,眼前呈现的是一幅清新秀丽的画卷。“踏尽”二字,既写出了诗人攀登的艰难,又写出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层峦”二字,既描绘出山峰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又表现出诗人登山时的心情愉悦。“日华初泛晓烟清”,诗人站在山顶,远眺远方,只见晨曦初露,阳光普照大地,薄雾逐渐散去,整个天地变得清新明亮。这一细节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又展示了马祖岩的壮丽景色。

颔联“尘埃不到门常静,身世相忘性自灵”。诗人继续描绘自己在马祖岩的隐居生活。他把自己比作一个隐士,远离尘世纷扰,过着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同时,他也把个人的命运和遭遇置之度外,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看得非常重要。这样的描述,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独立、个性解放的渴望。

颈联“尘世难容身,身世何由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这里,“尘世”一词既指现实世界,也暗指官场和世俗生活;而“身世”则指诗人的个人命运和遭遇。这两联诗句,既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无奈和挣扎,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渴望。这种矛盾的心理,既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也揭示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彷徨和迷茫。

尾联“性自灵,身何求?逍遥游四方”,是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他认为,只要保持自己的本性和灵性,就能够逍遥自在地生活。同时,他也认为,人生无需太多追求和欲望,只要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这种思想,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独立、个性解放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马祖岩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独立的个性解放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深刻的意义,而且对于后世的人们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