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币儒宫已告虔,城楼远想独悠然。
阴阴古木回潭外,渺渺平芜落照边。
野色向人聊妩媚,筇枝入手自轻便。
兴来不暇寻思懒,酒后狂歌定几篇。
【诗句释义与译文】行简:张行简,字乐史,号文山,北宋文学家。
释奠:祭奠,祭祀的意思,特指对孔子的祭祀。
学宫:古代帝王或诸侯为培养统治人才而设立的官学。
已告虔:“已”同“以”,用,凭借之意;“告虔”即虔诚之意。
城楼远想独悠然:站在城楼上远望,只能悠然地想到远方的景物。
阴阴古木回潭外,渺渺平芜落照边:青翠的树木环绕在潭的周围,平缓的原野延伸到夕阳西下的远处。阴阴,阴暗的样子;古木,指高大的树木;回潭外,回环环绕在潭水周围;渺渺,遥远的样子;平芜,平坦的原野;落照边,太阳落山时的景象。
野色向人聊妩媚,筇枝入手自轻便:田野景色向人们展现着美丽的姿态,手拿竹杖走在原野上感觉非常轻松自如。
兴来不暇寻思懒,酒后狂歌定几篇:兴致来了连思考都忘了,喝醉了酒大声歌唱一气呵成好几篇。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张行简赴洛阳途中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句“奠币儒宫已告虔”,意为祭奠孔子庙已经虔诚地做好了准备。这里的“儒宫”指的是孔庙,是供奉孔子的地方。而“已告虔”则表明作者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便在祭祀仪式中表现出应有的敬意和虔诚。
次句“城楼远想独悠然”,描绘了作者站在城楼上遥望远方的情景。这里的“城楼”指的是洛阳的一座高楼,诗人在这里俯瞰着周围的景色,感受着城市的繁华和喧嚣。而“远想”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景物的遐想和向往之情。
第三句“阴阴古木回潭外”,描绘了青翠的树木环绕在潭水周围的情景。这里的“阴阴”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而“古木”则指高大古老的树木。这些树木环绕在潭水周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第四句“渺渺平芜落照边”,描绘了平缓的原野延伸到夕阳西下的远处的情景。这里的“渺渺”形容原野广阔无边的样子,而“平芜”则指平坦的原野。原野上的草木逐渐被夕阳映照得金黄闪烁,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五句“野色向人聊妩媚,筇枝入手自轻便”,描述了田野景色向人们展现着美丽的姿态,手拿竹杖走在原野上感觉非常轻松自如。这里的“野色”指的是田野上的景色,而“筇枝”则是一种轻便的工具。诗人在欣赏田野的美丽景色的同时,还享受着行走在原野上的自由与轻松。
第六句“兴来不暇寻思懒,酒后狂歌定几篇”,描绘了在兴致盎然之际连思考都想不起来,喝醉后大声歌唱一气呵成了好几篇的情形。这里的“兴来”表示兴致勃勃的样子,而“酒后狂歌”则形容饮酒之后放声高歌的情景。这种豪迈的饮酒唱歌方式让诗人感到无比畅快淋漓。
整首诗以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诗意和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美丽的自然之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