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麓有庭存古意,不种凡花惟种桂。
苔封藓剥迸鳞皴,雪劲霜顽耸苍翠。
栽培岂解一日成,爱惜至今尤不易。
来人不必问典型,对此俨然前辈是。
树前翁仲不可求,树下子孙能几世。
子孙立足满庭除,前人于此见心事。
近年乔木几家存,是中林壑何阴翳。
前人种树爱读书,种时已喻书中义。
后人读书念前人,对树类能歌蔽芾。
八月九日秋风高,金丹变化乘飘飘。
朝元顾祖归寒殿,仙香直入干云霄。
老兔痴蟾开鼻孔,奏彻虚皇应得宠。
虚皇锡赍万琼瑶,赏君爱护月中种。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王勃创作的《滕王阁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 山麓有庭存古意,不种凡花惟种桂。
注释: 在山的脚下有一个庭院,保留着古代的风格,不选择常见的花卉种植,而是专门栽种桂花。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意的尊重,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园艺技巧。
第二句: 苔封藓剥迸鳞皴,雪劲霜顽耸苍翠。
注释: 苔藓被覆盖,石上的鳞片因寒霜而显得更加突出,展现出一种苍翠欲滴的景象。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第三句: 栽培岂解一日成,爱惜至今尤不易。
注释: 培养和照顾这些树木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即使如此,也仍然需要不断地付出。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培育和维护这些珍贵植物的艰辛和不易,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珍视。
第四句: 来人不必问典型,对此俨然前辈是。
注释: 来访的人不必询问是否有传统的典型,因为这里已经有了许多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前人的敬仰之情。
第五句: 树前翁仲不可求,树下子孙能几世。
注释: 在树前可能难以找到像曾仲那样的人物,而在树下则有众多的后代子孙。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传承与发扬光大的期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
第六句: 子孙立足满庭除,前人于此见心事。
注释: 子孙们在这里扎根发芽,生长出茂盛的枝叶,他们在这里见证了前人的愿望和梦想。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第七句: 近年乔木几家存,是中林壑何阴翳。
注释: 近几年来,还剩下几家保存了这些古老的树木,它们隐藏在深深的林壑之中,不被外界所知晓。
赏析: 这句话揭示了自然界中那些被遗忘的角落,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第八句: 前人种树爱读书,种时已喻书中义。
注释: 前人种植树木的时候,就已经将它们的意义与书中的道理联系起来了。
赏析: 这句话表明了古人对于自然和学问的理解是相辅相成的,他们的行动和思考都充满了智慧和深意。
第九句: 后人读书念前人,对树类能歌蔽芾。
注释: 后来的人们学习前人的经验,对树木进行精心照料养护,让它们茁壮成长。
赏析: 这句话赞美了后人的聪明才智和对自然的爱护之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前人的感激之情。
第十句: 八月九日秋风高,金丹变化乘飘飘。
注释: 在八月九日的秋高气爽之日,天空中的云彩随风飘扬,仿佛金丹在变幻莫测的天空中飘荡。
赏析: 这句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寓意着事物的无常和变幻。
第十一句: 朝元顾祖归寒殿,仙香直入干云霄。
注释: 朝拜元始天尊的祖先返回到寒冷的殿堂,仙鹤的香气直冲云霄。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尊崇和对仙人境界的向往。
第十二句: 老兔痴蟾开鼻孔,奏彻虚皇应得宠。
注释: 一只老兔子和一只蟾蜍张开它们的鼻孔,向虚无缥缈的神仙报告消息。
赏析: 这句诗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动物与神仙之间的互动。
第十三句: 虚皇锡赍万琼瑶,赏君爱护月中种。
注释: 玉皇大帝赐给神仙们无数珍贵的礼物,以示嘉奖。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神仙们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寓意着美好的祝福和期盼。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传承和自然之美的赞美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