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
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
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赏析】

本诗以咏古赞今的笔法,赞美安济桥。

首联“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驾石飞梁,指用石块架成的大桥。一虹,虹为七色云气所化,故称虹桥。此桥长虹卧波、横跨两岸,形似苍龙,故称苍龙桥。桥体如龙腾空,气势磅礴,使蛰虫惊起,河上云雾缭绕,仿佛虹光直贯云天。

颔联“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坦途,平路。箭直,形容道路平坦。千,泛指众多的人或物。驿使,指传递公文的人。万国通,形容交通方便,各地往来频繁。这里写安济桥交通便利,是连接全国各地的交通要道。

颈联“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云吐月轮,即天上的月亮从云中升起,与北斗星相呼应,形成美丽的月牙形。拱北,指月亮在天空中呈圆弧形地向北运行。雨添春色,即雨水滋润大地,给春景增添了生机。去朝东,即太阳从东方升起。这里写安济桥位于河北正定,正对日出之地,每当黎明之时,朝阳映照在桥上,显得更加壮观。

尾联“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休夸,不要夸耀。世俗遗仙迹,即不要炫耀这座桥梁是神仙遗迹,因为实际上它是人工修建而成。自古,自古代以来。神丁,指古代的神力之人。役此工,即役使这里的工匠。这里表示安济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他们辛勤劳作的结果。

全诗以安济桥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同时,通过对安济桥的描述,也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