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客江汉,不知春与秋。
东来望吴越,历记昔时游。
萧山江水西,万屋白云迷。
地势既洒落,家家临水堤。
中有一大士,法与天台齐。
至行通神明,多果无阶梯。
吾昔屡入室,遂能离筌蹄。
谁言似金粟,真已谢荆溪。
悯悯强冠带,悠悠恨乖暌。
仍作赵魏行,何年造幽栖。
临风一问讯,深已愧提撕。
【注释】
寄昭庆 :诗人寄给昭庆寺的和尚。
二年客江汉:作者在江汉(今湖北一带)做客两年。
不知春与秋:不知道春天和秋天有什么区别。
东来望吴越:来到浙江一带,远望江南地区。
历记昔时游:回忆过去在这里游玩的情况。
萧山江水西:萧山江水向西流去。
万屋白云迷:无数的房屋隐没在白云之中。
地势既洒落:地势平坦开阔。
家家临水堤:每家户户靠近水边。
中有一大士,法与天台齐:其中有一位大和尚,他的修行方法与佛教圣地天台山一样高超。
至行通神明:到了极高的修行境界能通达天地神明。
多果无阶梯:修得很多果位没有阶梯可登。
吾昔屡入室,遂能离筌蹄:我过去常常进入佛门,终于能够脱离世俗的樊笼。
谁言似金粟:谁能说像金粟(梵语“如来”的译音)一般高深莫测呢?
真已谢荆溪:真正的道理已经超脱了荆溪般狭小的境界。荆溪即荆溪江,发源于江西宜丰县,流经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入南海。这里借指狭隘的世俗境界。
悯悯强冠带:对世俗的纷扰无能为力,内心充满哀伤。
悠悠恨乖暌:因思念而感到忧愁。
仍作赵魏行:依然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到处行脚。赵魏,指当时的社会风气。
何年造幽栖: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隐居的地方。
临风一问讯,深已愧提撕:面对江风问候一声,深感惭愧于被人提起。提撕,提起、启发。提撕者,指禅师。
【赏析】
《送僧归天台》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此诗写诗人与僧人交往的经历,表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思想的理解与认同及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禅宗盛行的社会风貌。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朴实明快,意境清新隽永。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写诗人与僧人交往的经历,后半部写诗人对佛教思想的领悟。前半部以叙事为主,后半部则以议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