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咄咄非余知,常爱天籁林中吹。
子云老来亦嗜酒,秦女屡典钗头螭。
不忮不求自得趣,不知梅萼生南枝。
昨日偶寻北山去,清旷正直穷冬时。
道人相恼更题诗,信道匡鼎解人颐。

注释:

世事咄咄非余知,常爱天籁林中吹。

子云老来亦嗜酒,秦女屡典钗头螭。

不忮不求自得趣,不知梅萼生南枝。

昨日偶寻北山去,清旷正直穷冬时。

道人相恼更题诗,信道匡鼎解人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

首句“世事咄咄非余知”,意思是说,世间的事情纷繁复杂,不是我所能理解的。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无奈和困惑。

“常爱天籁林中吹”,诗人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他认为,自然界的声音是最美的,就像林中的风声、鸟鸣,都是那么悦耳动听。

第三句“子云老来亦嗜酒”,诗人提到了一个典故——子云,这是汉代的文学家扬雄,他年轻时喜欢喝酒,到了晚年仍然如此。诗人在这里引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保持年轻时的爱好,即喜欢饮酒。

第四句“秦女屡典钗头螭”,这里的秦女指的是古代美女杨玉环,而钗头螭则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品,象征着美丽和珍贵。诗人通过对杨玉环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第五句“不忮不求自得趣”,诗人提出了自己的人生观:“不嫉妒,不贪求,自然能得到快乐。”这是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第六句“不知梅萼生南枝”,这句诗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

第七句“昨日偶寻北山去”,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昨天去了北山,那里的风景非常优美。

第八句“清旷正直穷冬时”,这句诗描绘了北山在冬天的景色,清新、明亮、正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最后一句“道人相恼更题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道人的抱怨。他认为,道人们总是喜欢题诗,这种行为让人烦恼。

第九句“信道匡鼎解人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道人的理解。他认为,道人们的行为可以理解为是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就像用锅子煮食物一样,可以帮助人们舒缓压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