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
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春日斗锁碎,秋风撼琅玕。
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

注释:

竹轩:用竹子修建的轩敞的房屋。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形容人喜爱竹子,住在幽美的竹林中。

劲节:指竹子挺拔、坚韧的枝条。高致:高雅的境界。清声:清脆悦耳的声音。无俗喧:没有喧嚣嘈杂。

春日斗锁碎,秋风撼琅玕:春天时,竹叶随风飘落如碎玉;秋天时,风吹过竹梢发出沙沙响声。

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渭水之畔的土地肥沃,种田可以丰收。千亩地可以悬挂一顶帽子,形容土地肥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赞美竹子的优美品质和生长环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句“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诗人通过描述古人喜爱竹子,住在幽美的竹林中的情景,展现了竹子的高洁、优雅和宁静之美。

颔联“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特质。竹节挺拔而坚韧,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毅的精神;竹子的声音清脆悦耳,没有喧嚣繁杂,体现了它的纯净和高雅。

颈联“春日斗锁碎,秋风撼琅玕。”则形象地表现了竹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和美景。春天时,竹叶随风飘落如同碎玉,秋天时,风吹过竹梢发出沙沙响声,都是竹子的美丽景象。

尾联“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则表达了作者对土地肥沃的赞赏之情。渭水之畔的土地肥沃,种植作物可以丰收,千亩之地可以挂起一顶帽子,形容土地肥沃,农作物丰富。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谐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