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室昔中圯,正人多戮死。
加害宁无辞,惟其不徇己。
朝室有难置,山林或能已。
谁云清议在,美玉不全燬。
旷达余所嘉,数欲玩遗史。
抚卷辄增感,终夕那复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斗争的不满和对清白节操的重视。

我们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晋室昔中圯,正人多戮死。    
加害宁无辞,惟其不徇己。    
朝室有难置,山林或能已。    
谁云清议在,美玉不全燬。    
旷达余所嘉,数欲玩遗史。    
抚卷辄增感,终夕那复理。    
  1. 晋室昔中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过去的晋国因为某种原因被推翻了,这里的“圯”可能是指一种象征性的失败或者挫折。

  2. 正人多戮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正直的人遭受杀戮的悲哀,这里的“戮死”指的是被杀害。

  3. 加害宁无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加害他人的人总有理由,这里暗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4. 朝室有难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朝廷之中存在着许多难以处理的问题,这里的“朝室”可能是指朝廷或政府。

  5. 山林或能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远离尘世的纷争,寻找内心的宁静。

  6. 谁云清议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人声称清议的力量足以改变事物,但作者并不认同这一点。

  7. 美玉不全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是美玉也有瑕疵,这里比喻了人的本性并非完美无缺,需要接受批评和自我完善。

  8. 旷达余所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对于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表示赞赏。

  9. 数欲玩遗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多次想要阅读历史书籍,从中学习经验和教训。

  10. 抚卷辄增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当翻阅历史书籍时,作者都会有所感触和启发。

  11. 终夕那复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整晚都没有心思去做别的事,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斗争的不理解和对于清白节操的重视。他通过描绘晋室的灭亡、正直人士的悲惨命运、朝廷的困境等,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不公。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山林生活的喜爱和对于历史的尊重和学习。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