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人事神正自醵,山头水边与神乐。
大巫庞衣手摇铎,群儿伐鼓更鸣角。
青山历历神欲归,湘水漓漓日脚西。
小大酣歌向山栖,神羹满盎均汝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
乐神
夷人事神正自醵,山头水边与神乐。
大巫庞衣手摇铎,群儿伐鼓更鸣角。
青山历历神欲归,湘水漓漓日脚西。
小大酣歌向山栖,神羹满盎均汝釐。
译文:
祭祀神灵时,人们聚集在一起,山边水旁与神灵一同欢乐。
大巫身穿长袍手持响铃,孩子们挥舞着鼓棒和角声。
远处的青山渐渐消失在视线中,夕阳西下,江水流光粼粼。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尽情歌唱,向着山林栖息,神灵享用的美酒满满一缸。
注释:
- 夷人: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称呼,这里指代居住在南方的人们。
- 事神:祭祀神灵。
- 正自醵:正好聚集在一起。
- 大巫:巫师,负责主持祭祀活动的人。
- 手摇铎:手中拿着响铃,摇动以发出声响。
- 群儿:一群孩子。
- 伐鼓:打击鼓。
- 鸣角:吹响笛子。
- 青山历历:远处的青山清晰可见。
- 漓漓:形容江水流动的样子。
- 小大:无论大人还是小孩。
- 酣歌:尽情歌唱。
- 山栖:在山上居住。
- 神羹:神灵享用的食物,比喻美好的事物。
- 盎:盛满的美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而祥和的祭祀场景。首句“夷人事神正自醵”,表达了人们在祭祀神灵时聚集在一起的场景;接着以生动的景象描绘了祭祀时的热闹场面,如大巫身穿长袍手持响铃,群儿挥舞着鼓与笛,以及远山近水的和谐画面。诗歌最后两句“小大酣歌向山栖,神羹满盎均汝釐”更是将人们的欢笑与神灵共享的美好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祭祀活动的欢乐氛围。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中人们的欢乐和对神灵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