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如断蓬,我性如孤鹤。
飘摇寄林野,不复人间乐。
岂如鸡与犬,朱门肆依托。
虽沐稻粱恩,安能远嫌薄。
理或不在我,幽怀放寥廓。
人生能几时,百年共摇落。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译文:

我如同折断的芦苇,像无依的孤鹤,漂泊在林野之间,不再享受人间的欢乐。
难道还不如鸡和狗,能在富贵人家得到庇护?
虽然享受着稻粱之恩,却也不能摆脱嫌薄的命运。
道理或许不在我身,但心中的幽思却可以无限宽广。
人生能有几时?百年后都将随风飘落。

注释:

  1. 有感 - 这是诗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2. 我身如断蓬 - 比喻自己的身体像被折断的芦苇一样脆弱,无力自保。
  3. 我性如孤鹤 - 比喻自己的性格像无依无靠的孤独的鹤一样,难以找到归宿。
  4. 飘摇寄林野 - 描述自己像风中的落叶一样漂泊不定,寄身于自然之中。
  5. 不复人间乐 - 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认为这种生活不值得追求。
  6. 岂如鸡与犬 - 比喻自己的生活不如家禽家畜自由自在,无法享受到尊贵的地位和安逸的生活。
  7. 朱门 - 指富贵人家的大门,这里用来象征权贵之家。
  8. 肆依托 - 随意依赖,无所顾忌。
  9. 虽沐稻粱恩 - 虽然享受着丰厚的俸禄和恩惠。
  10. 安能远嫌薄 - 担心不能远离小人的诽谤和猜忌。
  11. 理或不在我 - 认为道理并不在自己这里,即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或错误。
  12. 幽怀 - 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13. 放寥廓 - 心胸广阔,不受拘束。
  14. 人生能几时 - 人生的短暂,暗示人生的无常和易逝。
  15. 百年共摇落 - 百年之后,一切都将随风而去,化为尘土。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的心境和对人生的看法。他以断蓬、孤鹤自比,表达了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如同飘摇的芦苇和无依的孤鹤,无法在世间找到真正的快乐。他批评了那些在权贵之家随意依附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不满。虽然他享受着稻粱之恩,但却不能摆脱嫌薄的命运。他认为自己的道理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内心的幽怀可以无限宽广。他感叹人生的短暂,百年之后都将随风而去,化为尘土。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由独立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