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卧山间,不与世相接。
馀生委蒲柳,滞想遗空劫。
德相蚤相亲,顾我情未厌。
数枉南堤步,更引青溪艓。
相见亦何事,坐对群峰叠。
春阳始萌动,烟岚森剑铗。
廉纤数日雨,万里浮尘浥。
赤白未残花,修秾半敷叶。
行招老僧语,遥瞩东田馌。
穷崖历可造,峻流谁敢涉。
衰龄易生倦,幽岩就调摄。
德相知我惫,双眸困垂睫。
高咏楚公作,欲引维摩箑。
初闻未甚解,静听疑可猎。
有如太华峰,跛躄岂易蹑。
不知泛沧海,何力施舟楫。
遥窥土山胜,昔乃文靖业。
二公虽异时,名德远相躐。
山川若有待,风物增悲惵。
未知蔡侯履,孰与支郎蹀。
胜游可概见,笔力方峨嶪。
更纾别后情,琅琅铺简牒。
倡高必和寡,排比安且帖。
箫竽合古律,宫商自谐协。
世人所钦慕,有口空嚅嗫。
东床坦腹士,左右参经笈。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析:
诗句释义及译文:
- “幽居卧山间,不与世相接。” 描述了诗人隐居在山林之中,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状态。
- “馀生委蒲柳,滞想遗空劫。” 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 “德相蚤相亲,顾我情未厌。” 表达了诗人与宰相(即王安石)之间深厚的友情。
- “数枉南堤步,更引青溪艓。” 描述了诗人多次拜访友人,以及与友人共游南堤、乘船游青溪的情景。
- “相见亦何事,坐对群峰叠。” 表示与友人相聚无需过多的言语,只是静静地坐着观赏山峰的美丽景色。
- “春阳始萌动,烟岚森剑铗。” 捕捉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烟岚如同一把把剑一样直指天际。
- “廉纤数日雨,万里浮尘浥。” 描述了连绵不断的细雨使得大地变得一片湿润,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洗涤过一般。
- “赤白未残花,修秾半敷叶。” 描绘了春天花朵尚未凋谢,绿叶也覆盖着整个山坡的景象。
- “行招老僧语,遥瞩东田馌。” 邀请一位老僧人一起赏花,并远眺田野中农民耕作的情景。
- “穷崖历可造,峻流谁敢涉。” 描述了山崖险峻,水流湍急,只有勇敢的人才能穿越。
- “衰龄易生倦,幽岩就调摄。” 表达了诗人对于衰老和生活的感悟,他喜欢在幽静的山林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 “德相知我惫,双眸困垂睫。” 表达了诗人与宰相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相互理解对方内心的疲惫。
- “高咏楚公作,欲引维摩箑。” 描述了诗人创作诗歌的场景,他想要效仿古人的做法,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初闻未甚解,静听疑可猎。” 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的理解并不深入,但当他静下心来聆听时,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美妙的意境。
- “有如太华峰,跛躄岂易蹑。” 将太华山比喻为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艰难和挑战。
- “不知泛沧海,何力施舟楫。” 表达了诗人对于大海的敬畏之情,他不知道如何驾驭大海的力量。
- “遥窥土山胜,昔乃文靖业。” 描述了诗人遥望着土山的美景,感叹那里曾经是文靖王的功绩所在。
- “二公虽异时,名德远相躐。” 表达了诗人对于两位历史人物(文靖王和王安石)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名声和品德却是非常接近的。
- “山川若有待,风物增悲惵。” 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他感受到了山川之间的情感联系,使得自然景观变得更加美丽而悲伤。
- “未知蔡侯履,孰与支郎蹀。” 通过比较蔡侯和支郎的行走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思考。
- “胜游可概见,笔力方峨嶪。” 描述了诗人对于美好的旅行经历的概括描述,同时强调了他笔下的文笔力量。
- “更纾别后情,琅琅铺简牒。” 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后的心情的抒发,以及他将思念写在简牍上的情景。
- “倡高必和寡,排比安且帖。” 描述了音乐中的和谐之美,以及人们在排比中追求平衡的态度。
- “箫竽合古律,宫商自谐协。” 表达了音乐与古代律法的结合,以及人们对于音乐和谐的追求。
- “世人所钦慕,有口空嚅嗫。” 描述了世人对音乐的赞美和崇拜,以及他们在音乐面前的无力感。
- “东床坦腹士,左右参经笈。” 描绘了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形象,他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经典文献。
赏析: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诗人与友人共游南堤、乘船游青溪等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