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壮年曳长裾,挟策负艺西入都。
欲步青云不得途,不如濯足归江湖。
转出淮山一麻襦,天柱峰前明月孤。
调御丈夫真我师,不复饮食形不枯。
归来故土弃妻孥,金玉百万初若无。
四十削发入浮屠,有如浮云飞太虚。
达摩壁观聊自娱,饮光苦行谁复如。
河西将军气貌粗,一见犹如水中鱼。
南阳侍郎说诗书,为筑小庵即朝晡。
诸漏已尽无复馀,此生安得为世拘。
不持一钵上匡庐,秋风有意入三吴。
天竺二山佛子居,赤城更在沧海隅。
彼土观缘小踟躇,何时复来寻老夫。
清泠台下茆已诛,为留一榻待跏趺。
不辞更贮一斛蜜,山间老境任蘧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奉送殊师利》。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奉送殊师利
道人壮年曳长裾,挟策负艺西入都。
欲步青云不得途,不如濯足归江湖。
转出淮山一麻襦,天柱峰前明月孤。
调御丈夫真我师,不复饮食形不枯。
归来故土弃妻孥,金玉百万初若无。
四十削发入浮屠,有如浮云飞太虚。
达摩壁观聊自娱,饮光苦行谁复如。
河西将军气貌粗,一见犹如水中鱼。
南阳侍郎说诗书,为筑小庵即朝晡。
诸漏已尽无复馀,此生安得为世拘。
不持一钵上匡庐,秋风有意入三吴。
天竺二山佛子居,赤城更在沧海隅。
彼土观缘小踟躇,何时复来寻老夫。
清泠台下茆已诛,为留一榻待跏趺。
不辞更贮一斛蜜,山间老境任蘧蘧。
译文:
道士年轻时就身着长袍,手持经卷向西进入朝廷。
他渴望一步登天却找不到机会,不如回到江湖中洗去尘埃。
走出淮山时身穿一件麻布长衫,天柱峰前只有一轮孤独的月亮。
他调教那些高深莫测的和尚成为自己的老师,从此不再吃饭也不感到身体疲倦。
回到故乡抛弃了妻子儿女,拥有的金银珠宝堆积起来也像没有一样。
他四十岁就剃发出家成为一名僧侣,生活就像漂浮在天空中的浮云。
达摩寺的墙壁上观看自己的身影,独自欣赏自己的修行成果。
在河西将军面前他显得粗鲁笨拙,一见到他就感觉像是鱼儿在水中游动。
南阳郡的一位侍郎谈论诗书,为他修筑一座小庵作为早晚的功课。
所有的烦恼都已经消失没有了剩余,这一生中我怎么会为世俗所束缚呢?
我不携带任何钵器登上庐山,而是随着秋风飘荡到遥远的三吴地区。
天竺和峨眉山上有许多佛子居住,赤城山则位于大海的角落之中。
在那里他观察佛法的缘起,心中徘徊不定难以决断。
何时能再次来到我的身边,追寻那已经离去的仙人。
清凉台下面的茅草已经被铲除干净,我在这里留下一张床等待他的盘腿打坐。
我不怕花费一斗米的蜂蜜,山中的岁月让我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李白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描绘了道士的形象和他在隐居生活中的修炼过程,以及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通过与其他官员的对比,突出了自己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修行的热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道家和禅宗的韵味,展现了李白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