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方折胶,戍兵出已屡。
赤藏候骑归,翩翩如鸟羽。
穹庐旧所居,不远横山路。
汉将知为谁,三军倚全护。
上赖天子圣,边方无斗捕。
运筹有馀略,雕弓射狐兔。
何谢苍头公,回为儿女顾。
【注释】
- 边思:边塞诗。
- 折胶:折断了的箭,比喻战事结束或停止。
- 戍兵出已屡:守边的士卒已经多次出征。
- 赤藏候骑归,翩翩如鸟羽:指归途中的骑兵像鸟儿一样飞驰。
- 穹庐:蒙古族传统帐篷。
- 旧所居:以前驻扎的地方。
- 汉将知为谁:汉朝的将领们知道是谁在守卫这片土地吗?
- 三军倚全护:全军依赖他来保护。
- 上赖天子圣,边方无斗捕:全靠皇帝英明,边疆地区不再有战争和追捕。
- 运筹有馀略,雕弓射狐兔:善于筹划,能够用弓箭射中狐狸、兔子等猎物。
- 何谢苍头公,回为儿女顾:为什么要感谢那些辛苦工作的人,因为他们要照顾家人和孩子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五言律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守边将士的故事。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这位将士的忠诚与勇敢,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西风方折胶,戍兵出已屡”描述了边关战事的平息,士兵们结束了长期的征战,归来的场景。这里的“西风”象征着秋风的凉爽和战事的结束,而“折胶”则暗示了战事的激烈和漫长。
颔联“赤藏候骑归,翩翩如鸟羽”进一步描绘了归途中的情景,骑兵们在秋日里欢快地奔跑,如同鸟儿在空中翱翔。这两句通过对比战前的紧张气氛和战后的轻松氛围,突出了将士们胜利归来的喜悦。
颈联“穹庐旧所居,不远横山路”则回到了边关的生活场景。这里的“穹庐”指的是蒙古族的传统帐篷,象征着将士们的住所,而“横山路”则暗示了他们驻守的位置。这两句表达了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
尾联“汉将知为谁,三军倚全护”则转向对将军们的询问。这里的“汉将”可能指的是汉朝的将领,也可能是指其他国家的将领。而“倚全护”则意味着这些将士是国家的坚强后盾,他们的英勇守护着边疆的安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将士们的形象描绘和内心活动的展示,传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人物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