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枝头缀浅黄,鼻通四远熟留藏。
秋于对树疑添色,雨不多时怕减香。
花事索人非易管,诗情得酒为新尝。
丛芳德色惊人句,影下重吟驻夕阳。
【注释】
簇簇:形容花繁密的样子。
鼻通(bó):比喻气味的传人。四远:指远处。熟留藏:把果实藏在树里,等成熟了以后再取出来食用。
秋于:秋天到了。疑添色:好像增添了颜色。
雨不多时怕减香:担心雨水多会把花的香气冲淡。
索人非易管:要管束好花,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诗情得酒为新尝:因为有了酒的帮助,才写出了新的诗来。
德色:指花的颜色。
影下重吟驻夕阳:在落日余晖下反复吟诵,久久不愿离去。
【赏析】
《承见再和用韵》是北宋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的是菊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首联写菊花盛开的情景,颈联写赏菊之乐,尾联写赏菊之后的感悟。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幽明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韵味。
首联写菊花盛开的情景。“簇簇”形容花繁密的样子,“浅黄”点明菊花的颜色。“鼻通四远”比喻气味的传人,“熟留藏”指果实藏在树里,等成熟了以后才能吃到。这两句描绘了菊花盛开的生动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颔联写赏菊之乐。“秋于”指秋天到来,“疑添色”好像增添了颜色。“雨不多时怕减香”担心雨水多会把花的香气冲淡。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感。
颈联写赏菊之后的感悟。“花事索人非易管”,要管束好花,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无法完全掌控的无奈之感;“诗情得酒为新尝”,因为有了酒的帮助,才写出了新的诗来,这一句则表明诗人通过饮酒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尾联写赏菊后的感悟。“丛芳德色惊人句”,“德色”一词,既指花的颜色,也指花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影下重吟驻夕阳”在落日余晖下反复吟诵,久久不愿离去,这一句则表明诗人对菊花的热爱之情,以及在欣赏完菊花后所留下的美好印象。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幽明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韵味。诗人通过观察、思考、感受等方式,将菊花的美丽和自己的感悟融入其中,展现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