扃锁收传古圣师,飞扬不类虎头痴。
槎枒老木垂云蔓,伛偻胡僧拖雪眉。
丹墨已随岚霭尽,精神犹作电光驰。
只应梦乞归岩寺,要使邦人习气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技巧,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每一联的大意,最后再结合注解和注释进行赏析。
本诗首联写僧之高洁;颔联写僧之超逸;颈联用典写僧之清雅,尾联用典写僧之高远。全诗意境幽美,风格淡雅,含蓄隽永。
译文:
禅师收束了传法的古圣,飞扬的姿态不似虎头般痴迷。
槎枒老树垂挂着云蔓,伛偻的胡僧拖着雪眉。
丹墨已经随着岚霭消失,精神仍然像闪电一般迅疾。
只应是梦乞归岩寺,要使百姓习气转移。
【注释】
①禅月:禅宗用语,意译为佛光普照大地,即佛法无边。
②扃锁:关闭。
③收传:传授。古圣:指古圣先师。
④飞扬(fēng yáng):形容人神采奕奕,神态飘逸。
⑤槎枒(cháyā):参差不齐的样子。
⑥云蔓:山石上生长的苔藓。
⑦伛偻(yǔlǚ):弯腰曲背的样子。
⑧胡僧:西域僧人。
⑨电光:喻指佛教的智慧与悟性。
⑩梦乞:梦中祈求,这里指梦中所愿。归岩寺:返回寺院。
⑤邦人:这里指当地的人们。习气:风俗习惯。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位高僧的形象。开头两句写其高洁脱俗:他闭门谢客,不再传经布道,而是潜心于自己的修行,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第三联写他的生活状态:尽管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和风度。第四联则用典:诗人以“虎头痴”比喻自己当年痴迷于名利,而如今却已超脱于此,心境宁静如水。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他的心愿: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改变当地的风俗习惯,使之变得高尚美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寓意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这位高僧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