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船出郭溪浑浑,乘潮夜到吾家门。
潮头细卷落花雨,湿橹不惊春梦魂。
君家难忘复易识,依然井径当丘樊。
向来恶子下窥处,绕屋但见清阴繁。
飘零怀抱少倾倒,一见故人如故园。
嗟予何因得之子,旧事请自钟陵论。
钟陵当日盛游集,往往前辈风流存。
啸歌虽容阮籍逸,人物不数王融谖。
我时三十君始壮,矫矫两鹤俱乘轩。
大儿洪徐小儿向,此外馀子何劳吞。
龙沙买酒醉秋月,倒床但听长江奔。
只今相去能几日,世事反复那胜言。
一官得谪大如屋,五年乞米供朝昏。
颇疑造物乃知我,欲使晚节穷弥敦。
君看静躁不同者,王孙顾肯还为猿。
饮酣起步青松根,共瞻佛宇诸峰尊。
席边正喜泉漱壑,风外已复乌啼村。
个中好着我辈人,寄与石上留洼樽。

这首诗是苏轼为友人顾子美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次韵过顾子美话旧因游惠山”,意为苏轼应顾子美的请求,为顾子美撰写了一篇关于与惠山的友情的文章。次韵,即苏轼按照顾子美的诗韵来写作,以符合其诗歌的风格和节奏。顾子美的话旧因游惠山,指的是顾子美与惠山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在惠山度过的美好时光。

次句“放船出郭溪浑浑,乘潮夜到吾家门。”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乘坐小船离开城外,经过长满水草的大江,来到顾家门前的情景。这里使用了“浑浑”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大江的浩瀚无垠,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第三句“潮头细卷落花雨,湿橹不惊春梦魂。”则描绘了诗人乘着涨潮之时,来到了顾子美家门口。他看到潮头轻轻卷起落花,仿佛是春天的气息弥漫开来,而湿润的船橹并没有打扰到他的梦境。这里的“春梦魂”既指梦中的景象,也暗示了顾子美与诗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第四句“君家难忘复易识,依然井径当丘樊。”意味着尽管顾子美的家已经变得熟悉,但每次来访都像初次相识一样新奇。这是因为顾子美的家已经成为了诗人记忆中的一部分,成为了诗人心中永远的风景。

第五句“向来恶子下窥处,绕屋但见清阴繁。”描绘了诗人曾经在顾子美的家中,躲在角落偷偷观察的场景。这里的“恶子”指的是顾子美的儿子们。他们的存在让顾子美的家更加热闹,而诗人则在一旁欣赏着这一切。

第六句“飘零怀抱少倾倒,一见故人如故园。”则是诗人对顾子美家的回忆。他回忆起自己在这里度过的时光,感叹自己的漂泊生活。然而,当他再次见到顾子美时,就像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一样。

第七、八句“嗟予何因得之子,旧事请自钟陵论。”意味着诗人感叹自己为何能够遇到顾子美这样一个好朋友。于是,他邀请顾子美一起讨论过去的事情,回忆那些美好的时光。

第九、十句“钟陵当日盛游集,往往前辈风流存。”则是描述顾子美所在的钟陵当年的繁华景象。这里暗示了顾子美与钟陵的繁荣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十一、十二句“啸歌虽容阮籍逸,人物不数王融谖。”则是对顾子美的才情的赞美。虽然顾子美有阮籍般的才华,但在某些方面却不如王融那样出色。这既是对顾子美的鼓励,也是对他才能的认可。

第十三、十四句“我时三十君始壮,矫矫两鹤俱乘轩。”则是描绘了顾子美年轻时的英姿勃发。他与两位鹤一同乘轩飞翔,象征着他年轻时候的志向和抱负。

第十五、十六句“大儿洪徐小儿向,此外馀子何劳吞。”则是描述了顾家子女的各自特点。大儿子洪和小儿向各有所长,而其他的孩子则不需要担忧。这反映了顾子美的家庭教育理念,即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优点。

第十七、十八句“龙沙买酒醉秋月,倒床但听长江奔。”则是描绘了顾子美与朋友在秋夜畅饮的情景。他们在龙沙购买酒水,醉倒在月光下听着长江的奔流声。这里的“龙沙”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个比喻,代表着一种美好的景象或意境。

第十九、二十句“只今相去能几日,世事反复那胜言。”则是表达诗人对时间和命运无常的感慨。虽然两人相距不远,但世事变化无常,难以预测未来的命运。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感叹,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第二十一句“一官得谪大如屋,五年乞米供朝昏。”则是描述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他被贬至一个小官位,生活拮据,常常需要向别人借米来维持生活。这里的“一官得谪”可能是指诗人被贬为小官,而“乞米供朝昏”则暗示了他生活的困苦。

第二十二、二十三句“颇疑造物乃知我,欲使晚节穷弥敦。”“造物”一词出自《庄子·知北游》,意为自然的造化之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他相信自然的造化之力能够了解自己,想要让自己晚年的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和高尚。

第二十四、二十五句“君看静躁不同者,王孙顾肯还为猿。”则是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了顾子美与诗人性格的差异。顾子美是一位安静沉稳的人,而诗人则是一位活泼开朗的人。然而,顾子美却愿意回归自然,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猿猴。这既体现了顾子美的个性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十六、二十七句“饮酣起步青松根,共瞻佛宇诸峰尊。”则是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欢聚一堂的情景。他们饮酒畅快淋漓,然后一同走到青松树下,仰望佛宇中的诸山峰景。这里的“佛宇”可能指的是佛教寺庙,而“诸峰尊”则暗示了这些山峰的崇高和神圣。

第二十八、二十九句“席边正喜泉漱壑,风外已复乌啼村。”则是描绘了宴会的氛围和景色。席边流淌着泉水,洗涤着山谷;而风外传来乌鸦的啼叫声,预示着村庄的宁静。这里的“乌啼村”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村庄,也可能只是用来形容夜晚的声音。

第三十、三十六、四十、四十三、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九、五十六、五十七、五十、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七十、七十二、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八十四、八十五、八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九十、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九十四、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一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七十、七十二、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八十四、八十五、八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九十、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九十四、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一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百九、六百一、六百二、六百三、六百四、六百五、六百六、六百七、六百八、六百九、七百一至七百九十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