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负锸鹅鹜喧,闪闪蹴车雷电翻。
一城骚动急星火,官渠底用农时穿。
海神有意驱巨石,风伯不肯停阴云。
坐令榷水甚于酒,盗者以乏军兴论。
峨峨之山载大艑,所过郡邑千官奔。
绣衣持斧坐堤上,百渎倒尽生龟文。
民间四月种不入,敢惜数斗春泥浑。
君王神圣古无有,谈笑坐可回乾坤。
何妨謦欬九天上,叱散黄帽还嵌根。
嗟哉食肉胡不告,勿谓石也安能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李绅是唐朝的一位政治家、文学家,与白居易、元稹并称“元白李诗”,其诗多反映民生疾苦,风格清新。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石舟叹 —— 题目中的“石舟”可能是指一种船只,也可能是指某种石头制成的工具或器具。

匆匆负锸鹅鹜喧 —— “匆匆”形容匆忙的样子,可能是说有人匆匆忙忙地背着锄头和鹅鸭之类的东西。”负锸”是指扛着锄头,”鹅鹜喧”是指鹅鸭在水面上嬉戏的声音。

闪闪蹴车雷电翻 —— “闪闪烁烁”形容车辆行驶时灯光闪烁,”蹴车”可能是指车子颠簸,”雷电翻”可能是指天空中电闪雷鸣。

一城骚动急星火 —— “一城”指的是一个城市,”骚动”形容城市中的混乱状态,”急星火”是指像星星一样快速燃烧。

官渠底用农时穿 —— “官渠”指的是官府修建的渠道,”底用农时”是指不需要等到播种季节就开始施工。

海神有意驱巨石 —— “海神”指的是海洋之神,”有意”表示有意为之,”驱巨石”可能是指驱使海浪推动一块巨大的石头。

风伯不肯停阴云 —— “风伯”指的是风神,”不肯停”表示不愿意停止,”阴云”指的是乌云。

坐令榷水甚于酒 —— “榷水”指的是控制水源,”甚于酒”可能是指比喝酒还严重。

盗者以乏军兴论 —— “盗者”这里指的是盗贼,”以乏军兴论”是指因缺乏军需而进行盗窃的行为。

峨峨之山载大艑 —— “峨峨”形容高大威武的样子,”载大艑”指的是载有大船。

所过郡邑千官奔 —— “所过郡邑”指的是经过的地方,”千官奔”形容官员们纷纷逃窜。

绣衣持斧坐堤上 —— “绣衣”指的是穿着华丽衣服的人,”持斧”表示拿着斧头,”坐堤上”是指在堤坝上坐着。

百渎倒尽生龟文 —— “百渎”指的是许多河流,”倒尽”表示全部倾倒,”生龟文”可能是说河床出现了龟纹般的纹理。

民间四月种不入 —— “民间”指的是老百姓,”四月种不入”是指农民们在四月份种植的庄稼无法生长。

敢惜数斗春泥浑 —— “敢惜”表示敢于浪费,”数斗春泥浑”是指不惜耗费大量的春雨和泥土。

君王神圣古无有,谈笑坐可回乾坤 —— “君王神圣古无有”是指古代的君王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谈笑坐可回乾坤”是说皇帝可以随随便便地摆弄天地之间的事。

何妨謦欬九天上,叱散黄帽还嵌根 —— “何妨”表示有什么不可以的,”謦欬”是形容说话声音高亢的样子,”叱散黄帽还嵌根”是指大声喝斥让那些戴着黄色帽子的人把帽子摘下来。

嗟哉食肉胡不告,勿谓石也安能言 —— “嗟哉”表示感叹的意思,”食肉”可能是指吃肉,”胡不告”是说为什么不告诉别人,”勿谓石也安能言”是说不要说石头也能说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