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携简来林泉,苍然白发垂枯颠。
自甘老矣填沟壑,那识人间有地仙。
小笺微意我所喜,扁舟便可来山前。
轻帆破浪有清思,况是暑月开红莲。
尘缘万事不足理,且欲一见增欣然。
【注释】
老奴: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指作者。简:书信。苍然:苍老的样子。
自甘老矣:自己甘愿衰老。填沟壑:指死亡,与下文“地仙”相对照。那识:怎么知道。地仙:道教中指长生不死者。
小笺微意:指小侄写来的信。所喜:所高兴的。扁舟:小舟。前:前面。
轻帆:小舟上放的帆。有清思:能引起清幽的思绪。清思:清新、爽心悦目的思想。
况是:何况。开红莲:荷花初开时呈红色,故称红莲。
尘缘:世俗缘分。万事:全部事情。不足理:不值得去理会。增欣然:更加高兴。
【赏析】
此诗为酬答小侄的一首七古诗。诗人在小侄给其写信并赠书之后,写了这首诗来表达他的感谢之情。
首句“老奴携简来林泉”,点出“我”与“小侄”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我”对“小侄”的深情厚意。“林泉”一词,既表明了诗人居住的环境,也表达了他闲适安逸的生活态度。第二句“苍然白发垂枯颠”,描绘了诗人因年事已高而发白如雪的衰老之态。“苍然”一词,用来形容头发的颜色,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无奈。“自甘老矣填沟壑”,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老体的感慨。“那识人间有地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虽然年迈却仍然能够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自豪感。
第三句“小笺微意我所喜”,则是诗人对于“小侄”所寄予的信和小书的喜爱之情。“所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来自远方的礼物的喜悦之情。第四句“扁舟便可来山前”,则是诗人对于“小侄”能够前来拜访表示欢迎之意。第五句“轻帆破浪有清思”,则是诗人对于“小侄”乘坐小船而来表示欣喜之情。第六句“况是暑月开红莲”,则是诗人对于“小侄”在炎热的夏天来访表示喜悦之情。最后一句“尘缘万事不足理,且欲一见增欣然”,则是诗人对于世俗之事表示淡泊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小侄”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与“小侄”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自身的豁达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