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寒驱出故山来,俗事如麻拨不开。
问我此行何所得,未尝识面有澹台。
诗句原文:
饥寒驱出故山来,俗事如麻拨不开。
问我此行何所得,未尝识面有澹台。
注释解释:
- 饥寒驱出故山来:描述自己因饥饿寒冷而被迫离开了故乡(故山)。这里的“故山”指的是诗人的家乡或出生地。饥饿和寒冷是迫使诗人离开故乡的直接原因。
- 俗事如麻拨不开:形容生活中的种种琐事(俗事)像乱麻一样难以解开。这里用“麻”喻指纷繁复杂的世俗事务,表达出诗人在面对这些事务时感到的无力和困扰。
- 问我此行何所得:询问我此次出行的目的或成果是什么。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自我反思,他可能在思考这次出行的意义何在,以及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
- 未尝识面有澹台:提到了“澹台”,这可能是诗人在旅行中结识的一位朋友或某个特定的人物。通过提到这个人,诗人表达了对这次旅行中遇到的人或事的期待和珍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应辰的作品《宜春书事》中的一句。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外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经历的思考。首先,“饥寒驱出故山来”展现了诗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故乡,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辛酸。接着,“俗事如麻拨不开”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世俗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如同乱麻一样难以解开,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压力的无奈和挣扎。最后,“问我此行何所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外出经历意义的质疑和探寻,反映出他对自身价值和目标的迷茫。
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珍视,尤其是对于那位未曾见面但可能对自己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澹台”。这种情感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人与人之间联系的视角。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容、生动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