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桃花愁杀人,柳塘茅屋正宜春。
春风不是不相识,不遣春山养病身。
【注释】
一路:从长安到东都洛阳的陆路。桃花:指春天里盛开的桃花,这里泛指春景。愁杀:令人愁苦。人:指自己。柳塘:水边平地。茅屋:草屋。宜春:适宜于春天。春风:春天的和风。不相识:不理会、不理睬。春山:春天的山,这里指病中的杜甫。养病身:调养着病的身体。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唐玄宗天宝元年)春天,诗人因“两《房》之事”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长安出发前往任所,途中所作。首句以桃花起兴,用桃花之“愁杀人”,暗喻诗人自己仕途的坎坷,心情的烦闷,以及世道的不平。次句则以茅屋对春光,点出了旅途的艰难。后两句则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感受。“春风”一句是说:春风是知道人的,它并不嫌弃我,但也不理睬我,因为我正因病卧床休养呢。此诗虽只是描写途中所见所感,却能深刻揭示出诗人当时复杂的心境。前半部分写自己内心的痛苦,后半部分写自己身体上的不适,而中间转折处又用“春风不是不相识”一笔带过,使得全诗结构紧凑,感情深沉,富有含蓄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