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泛西湖不忍还,高亭数叠出云间。
如今回至高亭路,却望西湖数叠山。
【注释】
到:抵达。高亭山:指浙江天台山,又名高亭峰或华顶山。
每泛西湖不忍还:我每次泛舟游览西湖,总是留恋不舍,不愿返回。每:每、每当。泛:泛舟。
却望:回望。高亭路:指通往天台山顶的山路,即华顶山的路。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游览天台山后归途中对所见景物的眷恋之情。首二句写游兴未尽,依依不舍;三、四句写归途回首,无限情思。全诗句式整齐,对偶工整,音节谐美,读来如歌。
前两句写游兴未尽,依依不舍。“每泛西湖”,是说作者经常来到西湖边泛舟,泛舟赏景,流连忘返。“不忍还”三字,点明了自己游兴未尽的原因——舍不得离开西湖。这一句中,“泛”字写出了作者游湖的方式和心境。作者在泛舟时,心情轻松愉悦,欣赏着湖光山色,领略大自然的美,因此他不忍心离开,要在这里多停留一会儿。
后两句写归途回首,无限情思。“却望”二字写出了诗人回头望去的动作和情景。“如今回至高亭路”,说明诗人已经回到了通往天台山顶的山路上。这里的“却望”不是回头再看,而是回头再望。因为“却望”与“望”同义,只是词序不同,但意义相同,所以用它来表达“回头再望”的意思。“却望西湖数叠山”,意思是回头看去,只见西湖上的青山连绵起伏。这一句中,“却望”二字写出了诗人回头再望的动作和心境。诗人在回望的过程中,看到了远处绵延的群山,这些青山层层叠叠,非常美丽。而眼前的西湖美景,也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回望的过程中,诗人不禁陶醉于山水之美,流连忘返。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天台山游览时的游兴未尽以及回望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这种描绘方式和表达方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色之中,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诗人所经历的那种美好而难忘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