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林茅屋隐渔樵,时有扁舟过石桥。
谁把客星入图画,晓风残月伴吹箫。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仔细审题,明确要求,然后分析判断。
“回至松江”意思是:返回时经过松江地区。这两句是说诗人从江南返回,路过松江一带。
“深林茅屋隐渔樵,时有扁舟过石桥。”意思是:在茂密的树林里,有茅屋隐藏在山间,偶尔可以看见渔人和樵夫;时常可以看到一叶扁舟驶过石头桥。这两句诗写出了江南地区的水乡景色,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水乡图,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清幽的山水之间,感受着那份恬静和惬意。
“谁把客星入图画,晓风残月伴吹箫”。意思是:是谁把客人留在画上呢?晨风中只有残月和吹箫相伴。这两句是说诗人来到松江之后,看到这里的景色如此优美,心中十分喜爱,于是便将这里的美好景色画了下来。同时,他还在欣赏完美景之后,又聆听了一首优美的乐曲。
【答案】
回至松江
(1)
深林茅屋隐渔樵,时有扁舟过石桥。(2)
谁把客星入图画,晓风残月伴吹箫。(3)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写诗人归途经过江南,所见所感。第一句写景,写江南水乡的景致;第二句用典,暗指自己被朝廷贬谪;第三句点题,说明此行的目的是观赏美景。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可人,意境开阔,格调高朗。
深林茅屋 :深林:浓密的树林。茅屋:简陋的房屋。形容隐居的人居住的地方。
时有扁舟 :时:经常。扁舟:小木船。指偶尔见到的小舟。
入图画:指画上的景色。
晓风残月:指清晨的风和残存的月亮。
伴吹箫 :指吹奏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