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荒山日欲昏,数声乾苇过游魂。
重岗复涧穿难尽,恍惚随人月一痕。
诗句释义及分析#### 第1句:独步荒山日欲昏,数声乾苇过游魂。
- 关键词:
- “荒山”:表示荒凉的山野,给人一种孤寂和荒凉的感觉。
- “独”: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独自行走在荒山上。
- “日欲昏”:描述了太阳即将落山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傍晚的到来。
- “数声乾苇过游魂”:这里的“数声”可能是形容声音细微,而“乾苇”可能是指干枯的芦苇,这里用作声音的传播介质。游魂可能指的是游荡的灵魂或是梦中的思绪。整句诗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一人行走在荒山上,听到远处传来的微弱的声音,像是游魂般飘渺不定,增添了一种神秘和不安的氛围。
第2句:重岗复涧穿难尽,恍惚随人月一痕。
- 关键词:
- “重岗”:多层的山岗,形容地势复杂或险峻。
- “复涧”:多重的山涧,意味着山路交错复杂。
- “恍惚”:形容感觉不真实或模糊不清。
- “随人月一痕”:这里的“随人”可以理解为随着人的脚步,“月一痕”则形象地描绘出月亮的影子,暗示着月亮的轮廓如同一道痕迹般清晰可见,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受。整句诗通过这些景物和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复杂地形中的行走,以及他感受到的那份朦胧之美。
译文:
独步荒山日欲昏,数声乾苇过游魂。
重重山岗和曲折的涧流交织,难以走遍;恍如梦境一般随着月光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黄昏时分独自行走在荒凉山路上的情景。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独步”、“黄昏”、“游魂”、“重岗复涧”,以及“恍惚随人月一痕”,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富有象征意义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心理状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宇宙广阔与个人渺小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隐含的对自然界美的赞赏,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整体上,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抒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