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南皋二月时,镜中樗散鬓成丝。
不因雀噪檐间树,春雪春晴总不知。
【注释】
- 壬戌岁春怀:壬戌,唐天宝十一年(752)。岁,年。
- 病起南皋:指诗人因病卧床不起。
- 二月时:指二月间。二月,农历月份名。二月,阴历,古代以立春为正月,立冬为腊月,因此把阴历的一月称为正月,二月称为二月。
- 镜中樗散鬓成丝:比喻自己像衰老无用的人。
- 不因雀噪檐间树:指春天来临时,鸟儿在屋檐上叽喳欢叫,而不知春已来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和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首句“病起南皋二月时”,交代了诗人生病卧床不起的时间是在农历二月间,地点是南方的皋地。这句诗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引出了下文。
次句“镜中樗散鬓成丝”,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头发稀疏、面容憔悴的样子,使人感到他的衰老之态。
第三句“不因雀噪檐间树”,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鸟儿在屋檐上叽喳欢叫的情景,还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最后一句“春雪春晴总不知”,则是诗人对于春雪和春晴的不同感受的表达。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春雪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春日阳光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