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逃秦终翼惠,伯夷避纣亦归文。
先生岂是忘君者,最有维持汉鼎勋。

【解析】

“四皓”指西汉初年四位隐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他们曾先后在秦末隐居不仕。“翼惠”指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在消灭了异姓诸侯王后,开始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他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采取了很多措施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伯夷避纣亦归文”,伯夷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儿子,因反对商纣王的暴虐统治而逃至周国,后周武王建立周朝时,他又归顺于周,为周武王起草盟书《泰誓》中的“归田”之语,即归顺文王的意思。“文”指文王。伯夷归顺武王后,又为武王起草伐纣的檄文,称文王为“西伯”(文王),武王为“武王”。这两件事表现了伯夷的高尚品质。“先生岂是忘君者”,先生是指孔子,因为孔子曾经做过鲁国的司寇。“汉鼎”指的是汉王朝的政权。“勋”是功绩。诗中说孔子是一位有维护汉朝政权功劳的人。“最”是“最是”的倒装,意为“最是”。

【答案】

子陵祠

四皓逃秦终翼惠

伯夷避纣亦归文

先生岂是忘君者

最有维持汉鼎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