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绕槛白鸥飞,坐看潮痕上钓矶。
松菊未荒元亮径,芰荷先制屈平衣。
窗前枫叶晓初落,亭下鲈鱼秋正肥。
安得从君理蓑笠,棹歌相趁入烟霏。
诗句原文:
清江绕槛白鸥飞,坐看潮痕上钓矶。松菊未荒元亮径,芰荷先制屈平衣。窗前枫叶晓初落,亭下鲈鱼秋正肥。安得从君理蓑笠,棹歌相趁入烟霏。
注释翻译:
- 清江绕槛白鸥飞 - 清江环绕着栏杆,洁白的鸥鸟在飞翔。
- 坐看潮痕上钓矶 - 静静地坐着观看潮水的痕迹爬上了钓鱼台。
- 松菊未荒元亮径 - 松树和菊花依旧茂盛,没有荒芜元亮的小径。
- 芰荷先制屈平衣 - 荷叶和荷花首先制成了屈原的衣服。
- 窗前枫叶晓初落 - 窗户前的枫叶在清晨开始飘落。
- 亭下鲈鱼秋正肥 - 亭子下的鲈鱼在秋天已经非常肥美。
- 安得从君理蓑笠 - 我怎么能够跟随你拿起蓑笠。
- 棹歌相趁入烟霏 - 船桨的歌谣伴随着烟雾一起飘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中通过白鸥、钓矶、松菊、芰荷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诗人以清江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坐在栏杆旁,静静地看着潮水的流动,以及它如何逐渐带走了钓鱼台上的痕迹。这种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观察力,也传达了一种平和与宁静的情感。
诗中还通过提及松菊、芰荷、屈平等元素,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松菊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芰荷则象征着清高脱俗的品质,而屈原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高尚品质和伟大成就被诗人所钦佩。这些元素的结合,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诗的结尾部分通过“棹歌相趁入烟霏”这一描写,将整个场面推向高潮。在这里,“棹歌”指的是船桨拍水的声音,而“烟霏”则形容烟雾缭绕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出自己对于这种和谐美景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