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相如故倦游,四年纡绂到三州。
君恩乞与归岩壑,何啻将军得罢休。

【注释】

(1)使宅:指朝廷的官署。眉寿堂:即眉寿宫,是唐玄宗为宰相房琯所建的私第,后改称“眉寿堂”。

(2)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的辞赋家,汉武帝时曾任文职官员。倦游:倦于官场。

(3)四年:指从元狩三年(前119年)到元鼎四年(前113年),共四年时间。纡绂:纡指系结,绂指丝带。古代官员常以帛束发为官印,故称。

(4)岩壑:指深山峡谷,借指隐士的隐居之地。

(5)何啻:不是“何及”的意思,而是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两者的差别。得胜退休,意谓胜利之后才能退休,此处指归隐。

【赏析】

这首诗作于汉昭帝时,当时司马相如因多次上书劝谏皇帝不要发动战争,得罪了汉武帝,被罢免丞相职务,降职为孝文园令,并遣送回蜀郡老家,所以诗中说他“多病相如”,实指司马相如而言。司马相如是汉朝著名的辞赋家,他的作品《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等,气势雄放,想象丰富,辞藻华美,被誉为“文章宗师”。但在政治上却是一个有政治头脑、敢于进谏的忠臣。他多次上书劝阻武帝发动战争,结果遭到汉武帝的严厉谴责和贬斥。本篇就是司马相如谪居期间所作。

首句“多病相如故倦游”,点明司马相如在遭贬谪后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随波逐流。次句“四年纡绂到三州”,“纡绂”指将束发的丝带解开系在官印上,表示辞去官职。司马相如自元狩三年至元鼎四年(前119~前113年),任丞相四载,后被免职,又降职为孝文园令,遣送回蜀郡老家。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司马相如被免职后,在成都闲居了四年。“三州”当指蜀郡、犍为、广汉三郡,因为司马相如曾经做过这三个郡的太守。

第三句“君恩乞与归岩壑”,“君恩”指汉武帝的恩惠。司马相如在《上书言事》中曾说:“窃恐身之废辱者,皆主上疾苦之故也。”意思是说,他恐怕自己的被废弃、受屈辱的原因,都是由于皇上的疾苦所致。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司马相如请求皇上把他调回岩壑之中隐居,以便远离尘嚣,安享太平生活。

最后一联“何啻将军得罢休”,意思是说,如果皇上真的把司马相如调回岩壑之中隐居的话,那么司马相如就可以像大将军霍去病一样了,可以高枕无忧地休息了。霍去病是西汉名将,曾率军大败匈奴,被封为冠军侯。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明司马相如希望得到皇帝的赦免和重用。

此诗以第一人称写就,表达了司马相如被贬后仍怀忧国忧民之心,渴望得到朝廷重新任用的愿望。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情真意切,感情饱满,风格清新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