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山说武夷,高峰晴树碧云齐。
望穷石鼎疑无地,行到山根却有梯。
茅屋成村多卜隐,草书悬壁半留题。
几时扫断红尘路,一叶渔舟九曲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九成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译文:

接笋峰 —— “接笋”一词通常指的是竹子的嫩芽,这里用来比喻山峰。

天下名山说武夷,高峰晴树碧云齐。
天下著名的山峰都赞美武夷,山峰高耸入云,绿树如盖,云雾缭绕。

望穷石鼎疑无地,行到山根却有梯。
远远望去,仿佛走到了石头鼎的边缘,但实际并没有到达山顶;走到山脚时,却发现有一条山路通向山顶。

茅屋成村多卜隐,草书悬壁半留题。
在山脚下,已经形成了一个村庄,人们大多选择隐居生活;而那些挂在墙壁上的草书,一半被后人留下,一半则因为岁月的侵蚀而消失。

几时扫断红尘路,一叶渔舟九曲溪。
什么时候才能扫清世间纷扰的道路呢?在那九曲溪上,有一叶渔船静静地漂浮着。

注释:

  • 天下名山说武夷:形容武夷山如同其他名山一样,风景优美。
  • 高峰晴树碧云齐:描述山峰之高,树木之茂密,云雾之缭绕,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 望穷石鼎疑无地:站在高处望向山下,仿佛看不到尽头,给人一种无限延伸的感觉。
  • 行到山根却有梯:虽然山不高,但仍然需要借助梯子或楼梯才能到达山顶。
  • 茅屋成村多卜隐:山脚下已经有了村落,这些村民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
  • 草书悬壁半留题:一些文人墨客将自己的作品挂在墙壁上,有的已经被后来的人所保留,有的则因岁月流逝而消失。
  • 几时扫断红尘路:何时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过上简单清闲的生活。
  • 一叶渔舟九曲溪:在九曲溪上,一只渔船静静地漂浮着,象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首句“天下名山说武夷”,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武夷山是天下闻名的美景。接下来四句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将武夷山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喧嚣,追求简单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