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未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南歌子 · 山中夜坐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未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注释与赏析:

  • 世事从头减:意味着世间的事务或问题似乎减少了,可能指生活中的烦恼或责任减少。
  • 秋怀彻底清:秋天带来了清新的心情,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宁静。
  • 夜深犹送枕边声:深夜时分,枕头旁边的声音(可能是呼吸声或其他声音)依旧不断,表达了一种持续的安宁感。
  • 试问清溪底事:试图探究或询问清溪底部的秘密或原因。
  • 未能平:未能平息或解决。
  • 月到愁边白:月亮映照到了忧愁的边缘,使得忧愁显得更加明显。
  • 鸡先远处鸣:公鸡因为距离远,声音先传出来。这也可能象征着早起和新的开始。
  • 是中无有利和名:在这其中没有利益和名声的追求。
  • 因甚山前未晓:为什么山前面还看不到黎明。
  • 有人行:有人正在行走。

赏析:

这首诗以“山中夜坐”作为背景,通过夜晚的自然声响和象征性的事物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诗人通过描述夜晚的自然声音、月光照耀以及公鸡的啼叫等景象,反映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思考。同时,诗中的疑问“试问清溪底事、未能平”表达了对生活中某些不如意之事的探索和寻求解答。整体而言,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和的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