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畔拖垂柳,栏边笑晚花。
败荷倾弊盖,老桧露枯槎。
岁暮惊时态,年高惜物华。
东陵风未替,解忆故园瓜。

【注释】

和李文思:应和友人的诗。

早秋:初秋时节。

拖垂柳:长着长长的柳条。

笑晚花:指盛开的菊花,这里暗喻诗人自己。

败荷:残败的荷叶。倾弊盖:倒置荷叶盖,形容荷花枯败的样子。

老桧:古树名“桧”,这里泛指古老的树木。露枯槎:枯槎即槎桠,这里泛指枯死的树枝。

岁暮:年终。惊时态:对时事感到惊忧。

物华:指景物的美好,也指美好的事物。

东陵:山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南。

风未替:风势仍然强劲。

故园瓜:家乡的西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初秋时节,和李文思相唱和的作品。诗人以池畔柳、栏边菊、残荷、枯木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时世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年迈而物华已逝的感叹。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清远,语言简练。

首联写景,诗人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池塘边的垂柳随风摇曳,栏杆边上的菊花盛开如笑脸。这两句诗通过对池畔柳、栏边菊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世界。然而,接下来的三联诗,则通过描写残荷、枯树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世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年迈而物华已逝的感叹。

颔联中,诗人以“败荷”、“残荷”为意象,形象地描绘出荷花枯萎的景象,同时,又用“倾”字将荷叶与荷叶盖相互映衬,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颈联中,诗人以“衰柳”、“老桧”为意象,分别描绘出柳树枯萎、古树枯槁的场景,同时也用“露枯槎”、“倾弊盖”等词语进一步加深了画面的凄凉氛围。尾联中,诗人以“岁暮”为意象,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时间的流逝;以“物华”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同时,诗人又以“东陵风”为意象,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最后,诗人以“解忆故园瓜”作结,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和童年记忆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自己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