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自分明,人多不肯行。
莺花春乍暖,风月雨初晴。
静坐澄思虑,闲吟乐性情。
谁能事闲气,浪与世人争。
【注释】
独坐吟:独自坐着吟诗。
天意自分明:自然规律,天地万物的道理是明明白白的。
人多不肯行:众人都不愿去做。
莺花春乍暖,风月雨初晴:春风和煦,百花盛开,正是春天。
静坐澄思虑,闲吟乐性情:静下心来,思考问题;闲着无聊,吟咏诗歌,陶冶性情。
谁能事闲气,浪与世人争:谁又能像你一样,过着清闲自在的日子呢?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写诗人在春天的某个时间,独坐于庭前院后,悠然自得地吟咏诗歌,抒发自己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的人生理想。
首联“天意自分明,人多不肯行。”意思是说,自然的规律是非常明确的,而人们却常常不愿意去遵循它。这里的“天意”指的是自然规律,“人行”则是指人的活动。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这两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评。
颔联“莺花春乍暖,风月雨初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莺鸟在枝头上歌唱,花朵在春风中绽放,春雨刚刚停止,天空中的月亮和星星又重新亮了起来。这里的“莺花”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景色,“风月”则是指春天的气候和天气,“雨初晴”则是指春天的雨刚刚停歇。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静坐澄思虑,闲吟乐性情。”则是说,他静静地坐下,深深地思考问题;闲暇之余,他会吟咏诗歌,以此来陶冶自己的性情。这里,“思虑”指的是思考问题,“性情”则是指一个人的性格和情感。通过这句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尾联“谁能事闲气,浪与世人争。”则是一种反问和否定的态度,意味着他没有能力和欲望去追求那种世俗的生活和名利。这里的“事闲气”指的是追求闲适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浪与世人争”则是指与他人争斗或竞争。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不认同和不屑一顾的态度。
整首诗以自然规律为线索,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个人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评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态度,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