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邑久居心自倦,闉阇才出眼先明。
龙门看尽伊川景,女几听残洛水声。
太室观馀红日旭,天坛望罢白云生。
此身已许陪真侣,不为锱铢起重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题目,各个选项之间无艺术性语病,故都可利用。但其中有的考核内容专一,就要用所给的题干确定试题类型。本题题干要求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诗歌的鉴赏类题目。考生应抓住题干中指定的关键词“城邑”“心自倦”“伊川景”“洛水声”“太室”“天坛”“真侣”“锱铢”,分析景物的特点、结合诗人的感情来赏析诗句,注意不要答错题目要求,不要答非所问。
本题翻译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 要忠于原诗,不任意增减字词;2. 直译诗句不能准确传达诗意,必须通过联想在译句与原文之间建立联系;3. “游山”即游览名胜古迹,“三首”即共三首诗,“游山三首”即游览三处名胜古迹。4. “看尽伊川景”中的“伊川”指伊河之源,位于今河南登封市西北;“龙门”指龙门石窟。5. 第一句写自己久居城中,厌倦了城市生活。6. 第二句说自己才到郊外,眼就为美景而明亮。7. 第三句写自己游览龙门石窟,观赏伊河风光;听伊河女几寺的梵呗声。8. 第四句写自己登上太室山,观赏日出;望罢太室山后,又来到天坛观看白云缭绕的景象。9. 最后两句说自己已经决心追随隐士,不为世俗琐事而斤斤计较。
【答案】
城邑久居心自倦,闉阇才出眼先明。
龙门看尽伊川景,女几听残洛水声。
太室观馀红日旭,天坛望罢白云生。
此身已许陪真侣,不为锱铢起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