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翁昨晚步天津,步到天津伫立频。
洛水只闻煎去棹,西风唯解促行人。
山川惨淡笼寒雨,楼观参差锁暮云。
此景分明谁会得,欲霜时候雁来宾。

这首诗的作者为宋朝著名文学家邵雍,作品名为《二十二日晚步天津次日有诗》。以下是诗句及其注释和赏析:

  • 诗句原文及注释
  1. 溪翁昨晚步天津,步到天津伫立频。
  • 词语注释:溪翁、昨晚、步、天津、伫立、频
  • 译文:昨天夜里,我沿着天津行走,驻足良久。
  1. 洛水只闻煎去棹,西风唯解促行人。
  • 词语注释:洛水、煎、去、棹、西风、解、促、行
  • 译文:只有那洛河水声仿佛在煮船浆,西风吹得行人匆匆。
  1. 山川惨淡笼寒雨,楼观参差锁暮云。
  • 词语注释:山川、惨淡、笼、寒雨、楼观、参差、锁、暮云
  • 译文:远处的山色显得暗淡,笼罩着细雨,而近处的高楼与远山形成了对比,宛如被暮云锁住。
  1. 此景分明谁会得,欲霜时候雁来宾。
  • 词语注释:此景、分明、谁、会得、欲霜、时候、雁来宾

  • 译文:这样的景色,恐怕只有诗人能领会得到,当寒霜降临时,大雁也会如期而至。

  •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和深情表达。首句“溪翁昨晚步天津”设定了时间和空间的背景,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接下来三句“洛水只闻煎去棹”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洛河水声如煮船浆般的声响,以及西风使人匆匆前行的动态景象。最后两句“山川惨淡笼寒雨,楼观参差锁暮云”则将读者的视角拉高,从宏观的角度审视山水与楼阁的相互作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紧张的氛围。结尾“此景分明谁会得,欲霜时候雁来宾”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景观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季节变化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观察力。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美学价值。这不仅是对古代诗歌的一种学习,也是对自然美和人类情感的一种深刻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