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其天下分南北,聘使何尝绝往还。
偏霸尚存前典宪,小康犹带旧腥膻。
洛阳雅望称崔浩,江表奇才服谢安。
二百四年能并辔,谩将夷虏互为言。

《观南北朝吟》:方其天下分南北,聘使何尝绝往还。偏霸尚存前典宪,小康犹带旧腥膻。洛阳雅望称崔浩,江表奇才服谢安。二百四年能并辔,谩将夷虏互为言。}

诗句注释与译文

诗句解读:

  • 方其天下分南北:当时天下分为南北两个区域。
  • 聘使何尝绝往还:来往的使者从未断绝。
  • 偏霸尚存前典宪:虽然已偏霸一方,但仍保存着古代的标准和法则。
  • 小康犹带旧腥膻:尽管已进入小康社会,但依然沾染了过去的腐败气息。
  • 洛阳雅望称崔浩:在洛阳有高尚声望的人中,有人称赞崔浩。
  • 江表奇才服谢安:在南方,有杰出的人才佩服谢安。
  • 二百四年能并辔:经历了二百四十四年,仍能并肩前行。
  • 谩将夷虏互为言:竟然用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互相称谓来描述彼此的关系。

诗意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变迁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那个时代英雄辈出、文化繁荣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聘使”和“偏霸”,描绘了南北分裂时期的外交往来以及各政权间的斗争,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同时,通过提到“洛阳雅望”和“江表奇才”,赞颂了那些在各自领域内有着卓越成就的人物。

典故背景:

邵雍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学者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多涉及哲学、政治和文化等领域,而这首《观南北朝吟》则是他作品中的一首佳作。邵雍生活在一个政治相对动荡、文化多元的时代,因此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能看到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回顾,邵雍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采,也借此反思历史变迁对国家和个人的影响。

《观南北朝吟》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回顾,更是对人性、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探讨。邵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那个时代的感慨以及对后世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