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事业有谁为,为者如何告者谁。
若谓先天言可告,君臣父子外何归。
眼前伎俩人皆晓,心上功夫世莫知。
天地与身皆易地,己身殊不异庖羲。

【解析】

“先天”指的是天地生成前,即宇宙生成之前的状态;“吟”指的是吟咏、作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三组七字,分别对应着“先天”“有谁”“为者”。

【答案】

(1)第一句:宇宙生成之前的状态。

译文:先天地生的事业是谁在承担?担当的人又该向谁诉说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注释:先天——先于自然形成的事物而出现的状态;事业——指先于自然形成的事物而出现的事物;谁……谁……——谁……谁……

赏析:这是一首哲理诗,作者借“先天”之问来表达自己对人生责任和使命的看法。他认为人的生命和存在都是先于自然形成的,所以应该先于自然形成之前去思考和探索,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第二句:担当的责任和使命如何告知别人?

译文:如果认为可以告知他人,那么君臣父子之外还有什么归处呢?

注释:如何……告者……——如何……告者……

赏析:诗人通过设问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人生责任和使命的看法。他认为人的生命和存在都是先于自然形成的,所以应该先于自然形成之前去思考和探索,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如果认为自己可以告知其他人,那么除了君臣父子之外还有什么可以作为归属的场所呢?这实际上表达了他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困惑。

(3)第三句:眼前之人都明白,心上功夫世莫知。

译文:眼前那些懂得的人都知道,但心中修炼的境界却没有人知道。

注释:皆晓——都知道。

译文:天地与我同为一体,但我自己与庖羲没有什么不同。

注释:与身——与身同体,意为身体和天地一体;殊不异——没有什么不同。

赏析:诗人以天地与我同为一体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困惑。他认为人的生命和存在都是先于自然形成的,所以应该先于自然形成之前去思考和探索,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但他也认为,虽然我们的身体是天地的产物,但我们的内心却是独立的,我们不能被天地所束缚。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修炼来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界,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追求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本题考查了理解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诗人的情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