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六十】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乐时。
明月恰圆还却缺,好花才盛又成衰。
返魂丹向何人用,续命汤于甚处施。
天听虽高只些子,尧夫非是爱吟诗。
【其六十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春尽时。
有意落花犹去住,无情流水任东西。
莺传信处音声切,燕诉冤时言语低。
似此误人事多少,尧夫非是爱吟诗。
【其六十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天津秋尽时。
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
云疏烟淡山仍远,露冷天高草已衰。
赖有馀樽自斟酌,尧夫非是爱吟诗。
【其六十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代记时。
官职固难称太史,文章却欲学宣尼。
能归岂谢陶元亮,善听何惭钟子期。
德若不孤吾道在,尧夫非是爱吟诗。
【其六十四】
诗句
- 尧夫非是爱吟诗: 这是一首咏叹诗人自己不是出于喜爱才吟诵诗歌的,可能隐含着某种无奈或辛酸。
- 诗是尧夫不乐时: 表明诗人在不快乐或不如意的时候才会吟诗。
- 明月恰圆还却缺: 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暗喻人生无常或世事难料。
- 好花才盛又成衰: 美好的事物总是开始兴旺然后结束,暗示了生活的无常和生命的易逝。
- 返魂丹向何人用: 使用什么方法能让人起死回生?可能指的是求医问药或寻找解救之道。
- 续命汤于甚处施: 如何能使人的寿命延长?可能指的是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
- 天听虽高只些子: 尽管有高深莫测的天命,但终究是有限的。
- 尧夫非是爱吟诗: 诗人并非出于喜爱而吟诗,而是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写诗。
- 诗是尧夫春尽时: 当春天结束时诗人在写诗。
- 有意落花犹去住: 有意图地写诗,但落花依旧自由自在地落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由的向往和无奈。
- 无情流水任东西: 无情感的流水自由地向东向西流动,比喻诗人的生活状态或心境随波逐流。
- 莺传信处音声切: 莺鸟传情达意的地方声音清晰。比喻诗歌中传递情感的方式。
- 燕诉冤时言语低: 燕子诉说冤屈时语气低沉。比喻诗人在抒发情感时的无奈和压抑。
- 似此误人事多少: 这样的事(指写诗)使得多少人的生活受到误导或影响。
- 尧夫非是爱吟诗: 诗人并非出于喜欢才吟诗,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或压力。
译文:
- 尧夫不是喜欢吟诗,是因为他在不快乐的时候才吟诗。
- 月亮有时完美有时缺损,就像人生的无常一样。
- 美丽的事物总是刚刚开始繁荣然后又衰落。
- 寻找能让人起死回生的丹药,以及让生命延长的汤药在哪里施用?
- 尽管命运很高远,但终究是有限的。
- 尧夫并不只是因为喜欢才吟诗,而是在他不快乐的时候才写诗。
- 当春天结束时诗人在写诗。
- 有意写下的花朵依然自由地落下。
- 没有感情的流水随意地流向东方或者西东。
- 莺鸟传递情感的声音清晰。
- 燕子表达悲伤的话语低语。
- 这样的事使得多少人的生活受到误导或影响。
- 尧夫并不只是因为喜欢才吟诗,这可能是他为了某种需求或压力而写的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不快乐时候吟诗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诗人借月亮、好花等自然现象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易逝,表达了对生活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性,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