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二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诧时。
事少事多都在己,人忧人喜更由谁。
壶中日月明长在,洞里乾坤春不归。
谁道光阴如过隙,尧夫非是爱吟诗。
【其一二四】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疏散时。
早是小诗无捡束,那堪大字更狂迷。
既贪李杜精神好,又爱欧王格韵奇。
馀事不妨闲戏弄,尧夫非是爱吟诗。
【其一二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语事时。
举动苟能循义理,辩明安用致言辞。
艰难图处费心力,容易来时省指挥。
欲盖而彰事多矣,尧夫非是爱吟诗。
【其一二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得意时。
物向物中观要妙,人于人上看几微。
物中要妙眼前见,人上几微心里知。
且是有金无处买,尧夫非是爱吟诗。
【其一二七】
解析
第一首诗
诗句:
-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诧时。
- 事少事多都在己,人忧人喜更由谁。
- 壶中日月明长在,洞里乾坤春不归。
- 谁道光阴如过隙,尧夫非是爱吟诗。
注释:
- 尧夫非是爱吟诗: 表示尧夫并不是喜欢吟诗。
- 诗是尧夫自诧时: 表明尧夫通过吟诗来显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 事少事多都在己: 认为事情的成败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动。
- 人忧人喜更由谁: 表达了人们对于他人的忧虑和喜悦往往无法控制。
- 壶中日月明长在: 比喻个人的精神或才华如同壶中的日月,永恒不变。
- 洞里乾坤春不归: 形容个人的思想和境界广阔如春天般的无边无际,难以捉摸。
- 谁道光阴如过隙: 暗示时间的流逝就像经过缝隙一样迅速。
赏析:
这首诗以尧夫自诩为吟诗者的身份开头,表达了其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自信。接着,诗中通过“事少事多都在己”,“人忧人喜更由谁”,以及“壶中日月”、“洞里乾坤”等意象,展示了尧夫对于个人命运和内心世界的看法,认为个人的成就和情感的起伏完全取决于自身。最后以“谁道光阴如过隙”结束全诗,强调了时间流逝的快速和不可把握。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专注于自我修炼和表达的哲思态度。
第二首诗
诗句:
-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疏散时。
- 早是小诗无捡束,那堪大字更狂迷。
- 既贪李杜精神好,又爱欧王格韵奇。
- 馀事不妨闲戏弄,尧夫非是爱吟诗。
注释:
- 尧夫非是爱吟诗: 明确表示尧夫并非因为喜欢吟诗而写诗。
- 诗是尧夫疏散时: 可能是指在某种心情较为放松或心境散漫时,更容易创作出好的诗作。
- 早是小诗无捡束: 指早期的小诗没有受到束缚,可以自由发挥。
- 那堪大字更狂迷: 意味着即使是大篇幅的诗词,如果过于沉迷,反而会失去控制。
- 李杜精神好: 指的是唐朝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他们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成就。
- 欧王格韵奇: 指宋代诗人欧阳修和苏轼(苏东坡)的诗作,他们的诗歌注重格律严谨,且富有创造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馀事无妨闲戏弄: 表示在闲暇之余,不必拘泥于正式的事务,可以随意地玩耍和创作。
- 尧夫非是爱吟诗: 再次强调尧夫写诗的动机并非出于对吟诗本身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继续探讨了尧夫的写作动机和他对诗歌艺术的看法。诗中表达了尧夫在特定情绪下的即兴创作能力,以及他对待诗歌的态度。通过对古代伟大诗人的评价,反映了尧夫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对诗歌创作的轻松态度。整首诗透露出尧夫作为诗人的个性和他对艺术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