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轩名野非尘境,嵩少烟岑送好风。
日月岁时都属已,更于何处觅壶中。
第一首
野轩,即野居之轩。野轩名“野”,非尘境,乃指隐居之地。嵩山、少室山,均为嵩山的别称,此二山皆为道教圣地,烟霞缭绕,风景宜人。野轩居于其中,远离尘嚣,得山水之美,享清幽之福。
野轩,名“野”,实非尘世之所。身处此地,仿佛置身仙境,远离世俗纷扰。野轩位于嵩山、少室山之间,周围烟霞缭绕,山峰巍峨,风光无限。在此地居住,可尽情欣赏山水之美,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野轩之名“野”,意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身处此地,不追求名利权位,只愿与自然和谐共生,享受生活的平淡与宁静。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嵩少烟岑送好风”一句,描绘了野轩周围的自然景色。嵩山、少室山之间,烟雾缭绕,山峰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而此时,微风吹过,送来阵阵清凉,令人心旷神怡。此景此情,令人陶醉其中,忘却尘世烦恼。
日月岁时都属己,更于何处觅壶中。
“日月岁时都属己”,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与把握。他明白,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无法挽留。因此,他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让它们充实自己,丰富生活。同时,他也明白,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在同一时间内度过,无法与他人共享。因此,他更加珍视与他人的相处,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机会。
“更于何处觅壶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壶酒,只有不断品尝,才能领略其中的美味。同样,人生也需要经历各种磨砺与挫折,才能变得更加成熟与坚韧。因此,他不再盲目追求名利地位,而是用心去体验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享受人生的酸甜苦辣。
赏析:
这首诗以野轩为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对野轩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反思。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