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竹临清沟,轩小亦且幽。
光阴虽属夏,风露已惊秋。
月色林间出,泉声砌下流。
谁知此夜情,邈矣不能收。
【注释】
高竹临清沟:指高大的竹子靠近清澈的小溪。
轩小亦且幽:小轩也显得很幽静。
光阴虽属夏:虽然时光属于夏天。
风露已惊秋:风霜露水已经使人感到了深秋的气息。
月色林间出,泉声砌下流:月光从树林中透出,泉水从石阶下流淌。
谁知此夜情,邈矣不能收:谁能知道这夜晚的心情,是那么深远和不可捉摸。邈,遥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高竹、明月、清风来表现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意境,抒发自己孤高不群、傲岸不屈的性格。
首句“高竹临清沟”,写竹在清溪旁边生长,显得格外清雅高洁,与污浊的环境形成强烈对比。次句点明时间,写尽管时当盛夏,但竹子仍然显得幽静。三、四两句写环境的变化。虽然时令已进入秋天,但月亮依然从树丛中升起,清风吹过,露珠打湿了大地,万物都已进入了深秋时节。五至八句写景更显清丽。月光从林间透出来,泉水从台阶下的石隙中潺潺流出。这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让人陶醉。九句写诗人此时的心情。面对这美景,他不禁想起那遥远的往事。十句写诗人无法忘怀这美景的原因,是因为它太美了,太难以忘怀了。
全诗通过写景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孤高、傲岸和不羁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