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时尚战争,威强知诈一齐行。
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
朝为布衣暮公卿,昨日鼎食今鼎烹。
范雎谢相何心情,蔡泽入秦何依凭。
始皇奋袂天下宁,二世乞为氓不能。
三千宾客愤未平,百二山河汉已兴。
所存旧物惟空名,残阳衰草山川形。
都似一场春梦过,自馀恶足语威狞。
【诗句释义与赏析】
战国吟
七国之时尚战争,威强知诈一齐行。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朝为布衣暮公卿,昨日鼎食今鼎烹。范雎谢相何心情,蔡泽入秦何依凭。始皇奋袂天下宁,二世乞为氓不能。三千宾客愤未平,百二山河汉已兴。所存旧物惟空名,残阳衰草山川形。都似一场春梦过,自馀恶足语威狞。
译文:
战国时期,七个国家的战争频繁,强大的国家和狡猾的君主都使用军事手段来扩张势力。廉颇和白起擅长运用武力,苏秦和张仪擅长游说之术。有的人从平民百姓成为公卿,有的人则被昔日的主人抛弃。秦始皇挥动衣袖,使得整个天下得以安宁;而秦二世却无力维护国家的稳定。三千宾客的愤怒还没有平息,而汉朝已经兴起。那些曾经存在的事物只是名声而已,而现实中的山川河流却依然存在,就像一场春天的梦一样。然而,这些历史事件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不值得再去谈论它们了。
关键词注释:
- 战国: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约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这是一个诸侯国林立、群雄并起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阶段。
- 七国:这里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七个主要国家,即齐、楚、燕、韩、赵、魏、秦。
- 战争:指各国之间的冲突和战争。
- 威强知诈:形容各国君主和将领都具有强烈的权力欲望和欺诈手段。
- 布衣:原指平民百姓,后泛指普通的老百姓。
- 公卿:古代高级官员的称号,地位仅次于皇帝。
- 鼎食:古代贵族宴请宾客时用的鼎,象征着尊贵和富有。
- 谢相:辞去宰相职务,这里指范雎辞官归隐。
- 恶足:不值得去做。
- 威狞:形容威严且凶猛的样子。
赏析:
《战国吟》是一首描述战国时期历史风云变幻、各国争霸的历史长卷的诗歌。诗人以犀利的目光洞察了战国时代的政治现实,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残酷性和复杂性。诗中通过对各国君主和将领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权力欲望和欺诈手段,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混乱和无序。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惋惜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