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能识得,耳能听得,口能道得,手能做得,身能行得,心能放得。
六者尽能,与天同德。
饮食起居,出处语默。
不止省心,又更省力。

诗句解析与译文

1.“眼能识得”:指视觉感官可以识别物体和景象。这里的“识得”意味着通过眼睛看到并理解世界。

2.“耳能听得”:指听觉感官能够听到声音,包括音乐、人声等。

3.“口能道得”:指说话能力,即能够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

4.“手能做得”:指手工或制作的能力。

5.“身能行得”:指身体动作能力,能行走自如。

6.“心能放得”:指心灵自由,能放下世俗的束缚,保持心灵的宁静。

7.“六者尽能”:指以上提到的六种能力都具备。

8.“与天同德”:意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天地万物相融合,达到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

9.“饮食起居,出处语默”: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习惯,包括饮食习惯、作息时间、出行方式、交谈话题等。

10.“不止省心,又更省力”:表示不仅减轻了心理负担,同时也更加轻松自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人具备全面的生活技能和能力,表达了作者对全面发展和内在修养的高度赞扬。诗中强调了通过认识、倾听、表达、动手、行走和内心平静这六个方面来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德。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也是对自然和宇宙规律的一种尊重和顺应。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动词,如“识得”、“听得”、“道得”、“做得”、“行得”,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如何通过这些能力来与外界互动,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如饮食、作息等,强调了生活中的简单美好,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诗中的“不止省心,又更省力”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智慧比外在的物质享受更为重要。这种观点鼓励人们追求精神上的成长和提升,而不是单纯的物质积累。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体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道德修养和心灵自由的传统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