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心笑伯州犁,罗织虽工不当威。
莫采黄金铸刑鼎,要令青草入圜扉。
于张必大君须记,六蓼先亡事恐非。
闻说堂成已无讼,卧看庭树转斜晖。

注释:

  • 平生心笑伯州犁:伯州犁,战国时期魏国的法家代表人物。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平生的心志就是嘲笑那些玩弄法律的人。
  • 罗织虽工不当威:罗织,指用刑法来诬陷和陷害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法律条文再完备,也不能用来陷害人。这里的“威”指的是权术或权力。
  • 莫采黄金铸刑鼎:刑鼎,古代的一种铜鼎,上面刻有法律,象征着法律的权威。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使用黄金铸造这样的刑鼎,因为法律是用来保护人民的,不是用来伤害人民的。
  • 要令青草入圜扉:圜扉,古代的一种圆形门框,这里代指法律的界限。这句话的意思是,要让法律的界限变得清晰,让犯罪者无处可逃。
  • 于张必大君须记:于张必大,宋朝时期的一位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宰相。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作为朝廷的大臣,必须记住这些道理,不要让法律成为滥用的工具。
  • 六蓼先亡事恐非:蓼,是一种植物,这里借指草木。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草木都死了,那一定是有什么不对劲的事情发生了。这里的“六蓼先亡”是一个典故,指历史上的某些朝代在灭亡之前,社会就已经动荡不安了。
  • 闻说堂成已无讼:闻说,听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听说这个堂建成后,就没有人再打官司了。
  • 卧看庭树转斜晖:庭树,庭院里的树木。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躺在床上看着院子里的树木在夕阳下慢慢变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作者通过对比法律的公正与奸臣的滥用,表达了对法律应该被正确运用的担忧。诗人认为,即使是再完美的法律,如果没有正确的执行和维护,也会变成无用的东西。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明白这一点,不要滥用法律,而是让法律真正成为保护人民的工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