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谢风流本自长,天教洪井发珍藏。
定知东海新金斗,可继文安旧印章。
龟去岂无江上恋,鹊来今得石中黄。
传家已作他年兆,莫把功名付锦囊。
诗句释义:
- 杨次公侍奉讲学,在洪井得到一件古印,上面刻着东海开国次翁之子德润赠送给徐伯远。
- 徐伯远有诗回应,于是杨次公再次作诗。
- 王谢风流原本就很长,天教洪井收藏珍贵之物。
- 确定知道东海新发现的金斗可以继文安旧印章的光辉。
- 乌龟离去难道没有留恋江上吗?
- 喜鹊到来现在得到了石头中的黄(即琥珀)珍宝。
- 传家宝已经作为未来兆头存在了,不要将功名寄托在锦囊中。
译文:
在洪井侍讲得古印于东海之畔,那印上刻着东海开国次翁之子德润所赠,徐伯远有诗回应,杨次公亦再度作诗。王谢风流自古而长,天意教洪井珍藏珍贵之物。东海新金斗可继往昔文安印章之光。龟虽去,江上恋恋不舍;鹊来,石中现黄(琥珀)。传家宝已为未来之兆,功名莫要寄于锦囊。
关键词注释:
- 杨次公:唐代学者,侍讲于洪井,得古印于东海。
- 徐伯远:与杨次公同时期的学者,亦有诗回应杨次公之作。
- 王谢风流:泛指南朝贵族文化,这里特指东晋王导、谢安等家族的文化风范。
- 天教洪井发珍藏:天意使洪井成为珍藏宝物的地方。
- 定知东海新金斗:东海发现的新金斗,可以继承文安(即文渊阁)印章的光辉。
- 龟去岂无江上恋:乌龟虽然离开,但心中仍有对江上的依恋。
- 鹊来今得石中黄:喜鹊来到,从石头中发现了琥珀。
- 传家已作他年兆:传家宝已成为未来的象征。
- 莫把功名付锦囊:不要将功名寄托在锦囊中,意味着追求功名不应过于执着。
赏析:
此诗通过描述杨次公侍讲得古印及其后的故事,展示了古人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和珍视。首句点明主题,随后通过四句诗描绘了杨次公与徐伯远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诗中的“定知东海新金斗”和“龟去岂无江上恋”等句子,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赞美,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最后两句则以哲理性的语言结束全诗,寓意深刻,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