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蛮锦织梅花,此日苍藤立暝鸦。
白水碑残犹结客,颍州兵乱已无家。
何年有客常留剑,举世知谁可押衙。
我一举杯浇马鬣,更从底处问侯芭。

【注释】

谒梅公墓:拜访梅花公的坟墓。梅公,即梅圣和,字德威,号梅溪,北宋时人。

蛮锦织梅花:指梅花的颜色像锦绣一样绚丽多彩。

苍藤:青翠的藤蔓。暝鸦:乌鸦。

白水碑残犹结客:白水县有一座石碑,已残破不全,但人们仍在那里聚会作诗。

颍州兵乱已无家:颍州一带发生动乱,百姓没有安身之所。

何年有客常留剑:何时能有人常常留在我这里呢?

押衙:官名,掌领众兵巡徼捕盗。这里指梅公生前曾任颍州团练使、知颖州事等职,故称“押衙”。

我一举杯浇马鬣,更从底处问侯芭:我举杯浇在马鬣上,还应该到什么地方去寻找梅公呢?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友人梅公的怀念之作。首联回忆当年梅公与诗人共同游赏,并赠以绣花的梅花;而眼下则只有青藤缠绕着墓地,乌鸦啼鸣,显得格外凄凉。颔联写梅公去世后,颍州一带发生了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无法安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梅公的怀念之情,言“何年”,表明自己希望早日见到梅公;同时暗含“世间还有谁能够代替他?”的无奈之意。尾联写诗人想借酒浇愁,却发现无处可寻梅公的影子,只能向天地间发出感慨。全诗情感真挚,意境凄清,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哀伤之情。

本诗采用倒叙手法,由景入情,层层展开,最后才点出“谒梅公墓”这一主题。这种结构形式使得诗歌更加紧凑,节奏感更强,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同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巧妙地烘托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艺术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