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诏名高下紫宸,异方初喜见王人。
二年辇毂辞家远,万里岷峨入眼新。
使者登车争揽辔,君王问俗颇忧民。
翰林劝酒非无意,知向明光作侍臣。

燕吴奉使致语口号

清诏名高下紫宸,异方初喜见王人。
二年辇毂辞家远,万里岷峨入眼新。
使者登车争揽辔,君王问俗颇忧民。
翰林劝酒非无意,知向明光作侍臣。

注释:

  • 清诏名高下紫宸:皇帝的诏书名声很高,下达于紫禁城。
  • 异方初喜见王人:在远方见到帝王。
  • 二年辇毂辞家远:已经两年了,远离家乡。
  • 万里岷峨入眼新:远处万里之遥的岷峨山脉进入眼帘,令人感到新奇。
  • 使者登车争揽辔:使者上朝时争着抓住缰绳。
  • 君王问俗颇忧民:皇帝询问当地的风俗习惯,担心民间百姓的生活。
  • 翰林劝酒非无意:翰林学士劝酒并非没有意思。
  • 知向明光作侍臣:知道将来会成为明光殿的官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描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去边疆任职的心情。首句“清诏名高下紫宸”,表达了作者对皇帝诏书的尊敬和对京城生活的向往;第二句“异方初喜见王人”,反映了作者初到异地的喜悦心情。接下来的两句“二年辇毂辞家远,万里岷峨入眼新”,描绘了作者离别家乡、奔赴边疆的艰辛与壮志;“使者登车争揽辔,君王问俗颇忧民”,展现了使者们急于赴任、皇帝关心民生的情景。最后两句“翰林劝酒非无意,知向明光作侍臣”,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成为朝廷中的一员。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命运的深深关切,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