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尽朱颜年少春,不堪柳下对离樽。
刘郎已是无肠断,更唱阳关恼客魂。

诗名:即席二首

朱颜年少春已逝,柳下对樽泪难禁。
离愁别绪心难断,阳关一曲惹人愁。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守仁的即席之作,表达了诗人对逝去青春和离别之情的深深感慨。诗人以“凋尽朱颜年少春”开篇,描绘了时光无情,青春易老的意境。接着“柳下对离樽”点明了场景,是在柳树之下,与友人共饮离筵的情景。然而这种欢聚时刻也充满了离愁别绪,“刘郎已是无肠断”,借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典故,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和无尽的离愁。最后两句,“更唱阳关恼客魂”,用《阳关三叠》这一著名的送别歌曲来形容,展现了一种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

第二首诗是黄景仁即席所作,其情感基调与王守仁相似,但更为细腻和深沉。诗中通过“何处来行有脚春”表达了春天虽美但却无法留住之感。“一声声唤最圆匀”,则描绘了春花盛开的景象,尽管美好却转瞬即逝。诗中的“古巷何妨陋”、“荆钗不厌贫”等句,反映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以及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追求。此外,“怜他齿颊生香处,不在枝头在担头”一句,更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捕捉和赞美。

第三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商隐所作。诗中通过“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开篇,描述了一次即席宴会的场景。而“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往作品的回忆与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前辈们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文学道路上的自省。诗中还提到了其他两位诗人的作品,即“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这是对另一位诗人作品的引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前辈们才华的认可和尊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