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从黄棘望回骖,可笑襄王又信谗。
已分世间无鲍叔,便须水底觅彭咸。
诗句释义:
方从黄棘望回骖,可笑襄王又信谗。
译文:
刚刚从黄棘山远望回来的骖马,真是可笑啊!襄王竟然又轻信了谗言。
注释:
黄棘山: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林州市。
骖马:指驾车的马。古代帝王出行时,通常由三匹马驾车,其中两匹为御马,一匹为骖马。
襄王:指楚怀王。
译文:已分世间无鲍叔,便须水底觅彭咸。
注释:
鲍叔: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任、谦虚有礼著称。
彭咸: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忠臣,传说他曾在水底找到过彭祖。此句意指如果世上没有像鲍叔这样的贤人,就需要像彭咸那样去寻找。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周紫芝的作品,属于《读楚词三首》之一。《读楚词三首》是周紫芝借古讽今之作,通过阅读《楚辞》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屈原精神的赞颂。
诗的开头两句“方从黄棘望回骖,可笑襄王又信谗。”通过描绘一幅历史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楚襄王重用奸佞、轻信谗言的讽刺。黄棘山是楚国的一处名胜,诗人在这里远望回来的骖马,暗喻着楚襄王身边的奸佞小人。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揭示了现实中一些人的虚伪与愚蠢,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正义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渴望。
接下来两句“已分世间无鲍叔,便须水底觅彭咸。”则是诗人对现实的进一步反思。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很难再有像鲍叔那样贤良的人了,因此,他只能像寻找彭咸一样,在水底寻找那些忠诚正直的贤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匮乏的无奈和对于真正贤才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洁的品质。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忧虑和期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这种深沉的思考和强烈的责任感是这首诗的重要特色,也是它能够穿越时空、引起后人共鸣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