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严陵”是唐代诗人崔颢,于公元719年在湖北岳阳楼登高眺远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词牌由唐朝的沈佺期所创。
此作从观览洞庭君山、巫峡神女开始,“吊”字表示凭吊之意。“严陵钓台”的典故,说的是东汉刘禹锡任巴郡守时在严子陵隐居处设立钓鱼台,并题诗“不辞万里长为客”,表达对严子陵的礼敬之情。此句表达了诗人自比于历史上的士人。
该词前两联描写了洞庭君山、巫峡神女等景致之美,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与非凡的情思触悟。“海气东来”的比喻表现了水面上清新的朝风;“云天微动”,既指天上风云变幻不定也暗示诗人心绪的多变难以预知。后两联描写严陵钓台及其四周的美好景致,并表达了对历史名人的向往与追思。
结尾直抒胸臆,诗人通过对山水美景的仰视和回顾以表达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沉吟感慨及对严子陵等高尚节操的礼赞;同时也蕴含诗人文谢不世之才、怀逸情于高山大川的精神。全词意境深远,含蓄蕴藉。
此作作为”吊严陵”这一词牌名是崔颢创作的独特风格反映,“吊严陵”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情感抒发与精神境界的追求,更体现了他对历史上那些有风骨人物推崇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