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香泛,孤屿潮平,惊鸥散雪。迤逦点破,澄江秋色。暝霭向敛,疏雨乍收,染出蓝峰千尺。渔舍孤烟锁寒碛。画鹢翠帆旋解,轻舣晴霞岸侧。正念往悲酸,怀乡惨切。
何处引羌笛。追惜。当时富春佳地,严光钓址空遗迹。华星沈后,扁舟泛去,萧洒闲名图籍。离觞吊终寓目,意断魂消泪滴。渐洞天晚,回首暮云千古碧。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吊严陵
蕙兰香泛,孤屿潮平,惊鸥散雪。迤逦点破,澄江秋色。暝霭向敛,疏雨乍收,染出蓝峰千尺。渔舍孤烟锁寒碛。画鹢翠帆旋解,轻舣晴霞岸侧。正念往悲酸,怀乡惨切。
何处引羌笛。追惜。当时富春佳地,严光钓址空遗迹。华星沈后,扁舟泛去,萧洒闲名图籍。离觞吊终寓目,意断魂消泪滴。渐洞天晚,回首暮云千古碧。
接下来是诗句的解释和译文:
- 吊严陵:这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诗,主题是吊唁严子陵(严光),他因隐居富春山而成为了一个传说人物。
- 蕙兰香泛:描述了蕙兰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的景象。蕙兰是一种香草,常用于比喻高洁的品质。
- 孤屿潮平,惊鸥散雪:描绘了严子的钓鱼岛——严濑(现名严陵)上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惊鸥散雪”形容了海鸥在空中飞翔时仿佛雪花一样的景象。
- 迤逦点破,澄江秋色:表达了秋天的江水清澈、景色宜人。这里的“迤逦”意味着曲折绵延,与前面的“点破”相对应,形成了画面感强烈的意象。
- 暝霭向敛,疏雨乍收:描述了傍晚时分天空中的云气逐渐消散,雨水也突然停止的情景。这里的“暝霭”指的是黄昏时的云气,“疏雨”则是零星的小雨。
- 染出蓝峰千尺:形容江水映照出远处山峰的景象,如同一幅蓝色的山水画。这里使用了“染出”一词,增强了视觉效果。
- 渔舍孤烟锁寒碛:描绘了一个渔舍坐落在寒冷的沙洲上,炊烟袅袅升起的景象。这里的“孤烟”指的是渔船上的烟,“寒碛”则是指沙洲上的寒冷之地。
- 画鹢翠帆旋解:形容船只上的彩绘鹢鸟和翠绿色的船帆被解开的情景。这里的“画鹢”指的是鹢鸟,古代一种有花纹的鸟,“旋解”则表示迅速解开。
- 轻舣晴霞岸侧:描绘船只停靠在晴朗的岸边,周围景色宜人。这里的“轻舣”意为轻轻停下,与“岸侧”结合,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 正念往悲酸,怀乡惨切: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悲痛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里的“悲酸”和“惨切”分别形容了悲伤和痛苦的情感。
- 何处引羌笛:询问羌笛声从何处传来,暗示着一种离别的哀愁。羌笛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 追惜:追忆过去的往事,珍惜眼前的时光。这里的“追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感慨。
- 当时富春佳地,严光钓址空遗迹:回忆当年富春这个地方的美好风光,严光的钓台如今只剩下遗迹。这里的“富春佳地”指的是富春这个地方的美丽和繁荣,“严光钓址空遗迹”则指严光的钓台已经没有了痕迹,只留下了历史的回音。
- 华星沈后:形容星星坠落后留下的痕迹,暗指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这里的“华星沈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随着时间消逝,留下的只有回忆和遗憾。
- 扁舟泛去:形容扁舟在水面上缓缓驶去的景象,象征着生活的变迁和无常。这里的“扁舟泛去”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化无常。
- 萧洒闲名图籍:形容名声虽大但生活却很悠闲自在,无拘无束。这里的“萧洒闲名图籍”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得很淡,追求的是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 离觞吊终寓目:用酒作为媒介来表达对逝去之人的悼念之情。这里的“离觞吊终”指的是在饮酒时想起死者,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
- 意断魂消泪滴:形容心中的痛苦无法言说,只能通过眼泪来表达。这里的“意断魂消泪滴”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和无奈。
- 渐洞天晚:暗示着夜色渐浓,天色将晚。这里的“渐洞天晚”描绘了夜晚来临的场景,给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
- 回首暮云千古碧:表达了诗人在回顾过去时,看到夕阳西下时的天空依然美丽如昔。这里的“回首暮云”指的是诗人回想起过去的事情,“千古碧”则形容那种永恒不变的美好。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严子陵以及富春美景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了对生命无常、历史变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